[实用新型]唾液采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12361.6 | 申请日: | 2020-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7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夏雷;白宇;杨文军;黄海旺;周跃;于海霞;梁欢迎;朱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唾液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唾液采集器,该唾液采集器包括采集漏斗、采集管与密封盖,所述采集管还包括锥形阻通器,所述采集漏斗的底部与所述采集管的第一端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的螺纹,使得所述采集漏斗的底部能够通过螺纹的旋转相对于所述采集管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上下运动,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锥形阻通器完全阻塞所述采集漏斗的底部的开口,从而阻止唾液在采集漏斗与采集管之间的流动;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锥形阻通器释放该开口以使得唾液能够在采集漏斗与采集管之间的流通。借助于采集漏斗设计能够方便唾液的收集,同时收集到的唾液保存在圆柱形中空的采集管中,便于保存与提取,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唾液采集器。
背景技术
唾液可用于牙科疾病或基因检测等,唾液中含有大量信息,可以反映患者的部分重要信息。据文献报道,人的唾液中有1166种蛋白质,其中大部分蛋白质能同时在血浆和泪液中找到,从这些蛋白质中可以找到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随后有研究陆续发现,人唾液中的C反应蛋白、α-1B糖蛋白、肌酐等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肾脏病等相关。
精准医疗推广以来,基因检测项目愈发受到重视,其中检测样本主要来源于血液和体液,采血需要专业的采血人员,受检人自身难以进行操作,体液检测应运而生。体液检测中的唾液检测由于受检难度较低,操作简单,只需受检人根据引导操作即可自行提供样本。大大减少了操作流程与场地限制,此操作仅需一个技术成熟的唾液采集器即可。
普通的唾液采集管很难将唾液准确投放进去,于是部分采集管采用了漏斗的方式。但是普通的喇叭口由于开口较大,在打开使用时候难免出现污染的情况。而且由于漏斗有一部分长度导致医护人员比较难将漏斗中的样本取出,或者将漏斗取下后导致样本的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唾液采集器,其特征在于,该唾液采集器包括采集漏斗、采集管与密封盖,所述采集漏斗设置为收集唾液,所述采集管设置为存储唾液,所述采集漏斗的底部包括开口并与所述采集管的第一端联通以使得所述采集漏斗收集到的唾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到所述采集管中,所述采集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密封盖,所述采集管还包括锥形阻通器,所述采集漏斗的底部与所述采集管的第一端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的螺纹,以使得所述采集漏斗的底部与所述采集管的第一端密封连接,并且使得所述采集漏斗的底部能够通过螺纹的旋转相对于所述采集管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上下运动,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锥形阻通器完全阻塞所述采集漏斗的底部的开口,从而阻止唾液在采集漏斗与采集管之间的流动;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锥形阻通器释放该开口以使得唾液能够在采集漏斗与采集管之间的流通。
优选地,所述采集漏斗的底部与所述采集管的第一端均为中空的圆柱形体,所述采集漏斗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采集管的第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采集漏斗的底部能够插入到所述采集管的第一端中,并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相互配合旋转固定。
优选地,所述锥形阻通器设置在所述采集管的第一端部处,并通过焊接固定到所述采集管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采集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密封盖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的螺纹,以使得所述集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密封盖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唾液采集器还包括采集盖,所述采集漏斗的顶部与所述采集盖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的螺纹,以使得所述采集漏斗的顶部与所述采集盖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唾液采集器,借助于采集漏斗设计能够方便唾液的收集,同时收集到的唾液保存在圆柱形中空的采集管中,便于保存与提取,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此外,锥形阻通器的设置能够在采集唾液时允许唾液在重力作用下从采集漏斗流入到采集管中,并且在采集完毕后能够将采集管与采集漏斗之间的通孔密封堵死,不让唾液再流回到采集漏斗中(此时,唾液采集器倒置,采集漏斗位于采集管的下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23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房室内电缆沟集水坑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灯光开关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