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通道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09903.4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1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百温;彭建芳;李俊;崇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清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顾俊超 |
| 地址: | 201815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一种四通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上的进气端气管接头、出气端气管接头、数显压力变送器、精密调压阀、压力显示器、穿墙端子排、RS232母头、单向电磁阀、8路继电器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进气端气管接头连接的气路上分出4个支路,每个支路上依次设有一精密调压阀、一压力显示器、一单向电磁阀、一数显压力变送器,并最后与一出气端气管接头连接;8路继电器模块的通信端口通过导线与RS232母头连接,8路继电器模块的开关量输入端和开关量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穿墙端子排的相应孔位连接。本装置与自动化生产线配合,可同时测量四个产品,提高了测试的效率,通过计算机判断测试结果并储存数据,方便对数据的追溯和查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车灯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通道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LED车灯生产线使用单通道气密性测试装置,为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多通道、自动化地进行气密性测试,且要求测试数据可导出、可追溯,为此,提出了一种四通道气密性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四通道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四通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上的进气端气管接头、出气端气管接头、数显压力变送器、精密调压阀、压力显示器、穿墙端子排、RS232母头、单向电磁阀、8路继电器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所述进气端气管接头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出气端气管接头、数显压力变送器、精密调压阀、压力显示器、单向电磁阀、模拟量采集模块的数量均为4个,进气端气管接头连接的气路上分出4个支路,每个支路上依次设有一精密调压阀、一压力显示器、一单向电磁阀、一数显压力变送器,并最后与一出气端气管接头连接,其中,每个精密调压阀出气端连接的气路管路分成两路且分别与所在支路的压力显示器和单向电磁阀连接,每个单向电磁阀出气端连接的气路管路分成两路且分别与所在支路的数显压力变送器和出气端气管接头连接,每个数显压力变送器与一模拟量采集模块连接;所述8路继电器模块的通信端口通过导线与RS232母头连接,8路继电器模块的开关量输入端和开关量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穿墙端子排的相应孔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穿墙端子排和8路继电器模块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RS232母头的数量为6个。
进一步地,所述RS232母头上接有RS232数据线。更进一步地,所述RS232数据线的两端分别为RS232公头和USB2.0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上盖可打开的长方体结构,壳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安装有进气端气管接头和出气端气管接头,壳体的上盖上安装有数显压力变送器、精密调压阀,壳体的正面上安装有压力显示器,壳体的背面安装有穿墙端子排、RS232母头,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单向电磁阀、8路继电器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壳体的上盖上。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安装于壳体的正面上。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通电指示灯,所述通电指示灯安装于壳体的正面上。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端子排,所述端子排安装于壳体的内部。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线插座和开关电源,所述电源线插座安装于壳体的背面,所述开关电源安装于壳体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四个通道,与自动化生产线配合,可同时测量四个产品,提高了测试的效率,通过计算机判断测试结果并储存数据,方便对数据的追溯和查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壳体上盖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路走向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清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丽清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9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