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可回收水资源的绿色降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04771.6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5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峻基;沈鑫;魏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29/03;B01D29/56;B01D29/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郑丰平 |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可回收 水资源 绿色 降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可回收水资源的绿色降尘装置,具体涉及建筑降尘技术领域,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上套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侧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下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集水箱上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滑动连接有前抽板以及后抽板,所述前抽板以及后抽板内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支撑板上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侧与输送泵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泵上侧套接固定有喷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绿色降尘的目的,同时也便于对水源进行回收,减少了水源的浪费,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也便于对堆积的灰尘进行刮除清理,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降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建筑用可回收水资源的绿色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降尘,又称“落尘”,是指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气颗粒物,其粒径多在10微米以上,计量指标单位为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地表沉降物质的量。大气粉尘自然沉降量的监测是开展较早的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项目。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建筑施工中,其施工场地一般会造成大量的灰尘飞扬,因此,需要用到水源喷射装置对灰尘进行降尘处理,现有的降尘装置一般是对水源进行直接喷射,从而造成水源以及灰尘直接落在地面上,然后在蒸腾作用下,水源大量蒸发,从而造成了水源的大量消失,无法对水源进行回收,从而加大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可回收水资源的绿色降尘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绿色降尘装置不便对水源进行回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可回收水资源的绿色降尘装置,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上套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架,所述固定架下侧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下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集水箱上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滑动连接有前抽板以及后抽板,所述前抽板以及后抽板内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支撑板上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侧与输送泵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泵上侧套接固定有喷头。
通过输送泵的运行,并通过喷头将水源排出,实现了对灰尘进行绿色降尘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前抽板以及后抽板进行抽出,方便对降落的灰尘以及水源进行收集,减少了水源浪费,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也便于对灰尘进行清理,而且通过升降液压缸的运行则便于带动喷头进行上下移动,进而扩大了降尘范围,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箱左下方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开关阀,便于对水源进行排出。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箱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透明测量管,便于通过透明测量管对集水箱内的水源存量进行观察。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箱内下部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下侧面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集水箱内底端,便于通过第一滤网对水源进行过滤,同时也方便对第一滤网进行拆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抽板以及后抽板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一端,所述连接软管位于集水箱内部,且连接软管底部朝下穿过第一滤网,便于通过连接软管将前抽板以及后抽板内部收集的水源输送到集水箱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前侧以及后侧均通过合页与磁石刮板转动连接,所述磁石刮板位于第二滤网上侧面,且磁石刮板与第二滤网磁吸连接,便于将磁石刮板与第二滤网紧密贴合在一起,便于对第二滤网上的灰尘进行刮除。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左侧以及右侧均加工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上插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通过螺纹分别连接在前抽板左右两侧以及后抽板左右两侧,便于将前抽板以及抽板沿着开口槽进行移动,且便于通过紧固螺栓的转动来对前抽板以及后抽板进行夹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大学,未经沈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47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