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2108.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2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冯佳慧;王富冈;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7/04;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钘 |
地址: | 213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风冷 冰箱 送风 装置 以及 包括 | ||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外周边设置有多个送风口,每个送风口设置有风门;以及风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单个环形齿圈,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部上,包括圆环形体部和设置在体部外周边的齿部,所述环形齿圈通过外周边的齿部联接到电机并且在电机驱动下来回转动运动,环形齿圈上设置有沿周向方向延伸的凹槽轨道,以及多个联接杆,联接杆上设置有柱,所述柱与凹槽轨道相配合,使得环形齿圈的旋转运动带动所述多个联接杆沿与周向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线性运动,以驱动相应的风门打开或闭合。还公开了包括该送风装置的一种风冷冰箱。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涉及一种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风冷冰箱通过内置的蒸发器产生冷风,冷风通过风道循环流动至冰箱的各个储物空间实现制冷。在冰箱的后壁中设置与蒸发器连通的风扇室,各储藏室间设置有与风扇室相连的出风风道,出风风道在冰箱的风扇室中分路后分别与各储藏室联通,风扇将经蒸发器冷却的冷空气通过出风风道直接吹送到储藏室中。对于风冷冰箱,如果储物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均衡,冰箱的运行效率也会降低。同样地,冰箱中的多个不同的储物空间、或是单个储物空间中的多个子空间根据存放物品的多少而需要不同的冷量。因此,有必要对进入各储物空间内的冷风进行精确地流向分配和流量控制。
为精确控制各储藏室的制冷,需要采用送风装置对通往各储藏室的风量进行控制,即在分路前的出风风道中设置有控制各风道通断的多个风门,送风装置控制该风门的开闭。当需要对哪个储藏室制冷时,即打开通往该储藏室的出风风道上的风门,冷风通过风门的气流通道进入通往各储藏室的出风风道,以实现对进入各储物空间内的冷风进行精确地流量分配和流量控制。
现有的多风门送风装置的驱动结构比较复杂。例如,驱动电机通过带动中心齿圈转动,继而带动与风门数量一致的多个转动件转动,以驱动对应风门。该方案中每个风门对应设置一个可驱动其转动的带有凹槽轨道的转动件,使得整个送风装置零部件增多,装配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传动级数多带来多个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造成累计误差大。
因此希望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送风装置,且其至少能够部分地消除或减轻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外周边设置有多个送风口,每个送风口设置有风门,用于打开和关闭对应的送风口;以及风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多个风门闭合或打开,其中且所述风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单个环形齿圈,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部上,包括圆环形体部和设置在体部外周边的齿部,所述环形齿圈通过外周边的齿部联接到电机并且在电机驱动下来回转动运动,环形齿圈上设置有沿周向方向延伸的凹槽轨道,以及多个联接杆,每个联接在凹槽轨道和相应一个风门之间,其中联接杆上设置有柱,所述柱与凹槽轨道相配合,使得环形齿圈的旋转运动带动所述多个联接杆沿与周向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线性运动,以驱动相应的风门打开或闭合。
通过设置周向布置的风门,和旋转运动的环形齿圈,使得环形齿圈上的凹槽轨道具有对应于每个送风口(即每个风道中的风门)的部分或区段。这样的布置使得一个环形齿圈可以用于同时带动多个风门,并且结构非常紧凑和简洁,可扩展性强。而且凹槽轨道布置在单个环形齿圈上,不同风门之间的动作配合和可靠性均得到大大改善。
优选地,多个送风口布置为沿主体部周向间隔开。该布置使得在送风装置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可以做到最佳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2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