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普外科直肠给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01847.X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2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付修林;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胜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直肠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直肠给药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本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块,所述本体的左侧螺纹套接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给药头,所述本体左端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该普外科直肠给药器,通过将推杆和密封块采用螺纹推进的方式推动活塞移动,能够更好的控制活塞前进的速度,使活塞向前移动的更加的平稳,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给药管,给药管作为一次性使用部分在使用后丢弃,避免造成交叉感染,而其他部分在消毒后能够重复使用,减少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普外科直肠给药器。
背景技术
直肠位于盆腔内,是大肠的末段。沿骶骨和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终止肛门。直肠在盆膈以上称盆部,以下部分叫肛门部和肛管。盆部的下端有时呈梭形膨大,称直肠壶腹。直肠在前后的方向上有两个弯曲。上方的弯曲称直肠骶曲,凸向后侧,下方的弯曲凸向前侧,称直肠会阴曲。当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时,须顺应此二弯曲缓缓插入,以免损伤肠壁。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现有的直肠给药器大多为注射器状结构,在进行给药时不方便控制给药的速度以及给药器的稳定性,同时现有的给药器都是一次性的,造成大量的浪费,而且现有的给药器不方便控制给药的深度,给药位置不准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普外科直肠给药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普外科直肠给药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普外科直肠给药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本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块,所述本体的左侧螺纹套接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给药头,所述本体左端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侧活动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盘。
可选的,所述推杆螺纹套接在密封块的内部,所述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手轮的边缘设置有防滑纹。
可选的,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等间距分布在本体的外部,所述刻度线为向下凹陷的凹槽。
可选的,所述给药头呈圆球状,所述给药头的表面开设有注药孔,所述给药管和给药头的外表面均为光滑面。
可选的,所述挡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大于给药头的直径,所述挡板活动套接在给药管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螺纹杆对称分布在本体的两侧,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普外科直肠给药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普外科直肠给药器,通过将推杆和密封块采用螺纹推进的方式推动活塞移动,能够更好的控制活塞前进的速度,使活塞向前移动的更加的平稳,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给药管,给药管作为一次性使用部分在使用后丢弃,避免造成交叉感染,而其他部分在消毒后能够重复使用,减少材料的浪费。
2、该普外科直肠给药器,通过设置挡板,在进行给药时,旋转第二手轮带动螺纹杆转动,使螺纹杆推动挡板向左移动,利用挡板控制给药管插入的深度,进而控制给药的深度,便于将药物准确注射到患处,通过在挡板的左侧设置吸盘,在进行给药的过程中可以将吸盘吸附在患者的皮肤上,有利于提高给药器的稳定性,避免给药器活动进而患者造成不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胜,未经王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18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