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化水检测用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1160.6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8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越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化 检测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化水检测用取样装,涉及纯化水检测技术领域。该纯化水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第一取样管、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取样管,内部具有一容纳腔,下端具有封堵部,封堵部的下侧中心固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取样头,取样头的直径小于第一取样管的直径。取样头设置有第一阀门。封堵部径向开设有与取样头连通的储液孔,储液孔位于第一阀门的上方。储液孔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阀门,右端固定有密封堵头。储液孔、第二阀门、密封堵头和第二活塞的设置,可将储液孔内暂存的纯化水推入取样头内,再打开第一阀门,以排出取样头内的纯化水和空气。第一活塞杆、第一螺杆和第一拧动帽的设置,方便操作者控制第二活塞的移动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化水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纯化水检测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纯化水是一种通过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一种不含任何添加剂的水,其广泛应用于药物生产和科学实验,在生物医药领域使用的纯化水要求比较高,因为纯化水的品质对药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制药工程中使用的纯化水都要经过严格的抽样检查,以确保纯化水的品质。
目前纯化水的取样通常使用真空取样设备,真空取样设备能减少纯化水在取样过程中与空气的接触,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是目前的真空取样设备在使用时,存在着取样口内总会残留有一段空气,使得被吸入真空取样设备内的样本内总会混入一定量的空气,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纯化水检测用取样装置,解决了现有取样口内总会残留有一段空气,使得被吸入真空取样设备内的样本内总会混入一定量的空气,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化水检测用取样装置,主要可以包括:第一取样管、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
第一取样管,内部具有一容纳腔,下端具有封堵部,封堵部的下侧中心固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取样头,取样头的直径小于第一取样管的直径。取样头设置有第一阀门。封堵部径向开设有与取样头连通的储液孔,储液孔位于第一阀门的上方。储液孔的左端设置有第二阀门,右端固定有密封堵头。
第一活塞,位于第一取样管内,并能在第一取样管内上下移动。第一取样管和第一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第二活塞,位于储液孔内,且与储液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第二活塞的右侧固设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穿过密封堵头,并与密封堵头螺纹相连,第一螺杆的右端位于储液孔外,并固定有第一拧动帽。
第一阀门的设置,既方便在取样后及时关闭第一阀门,以免空气通过取样头进入第一取样管内,又能在不使用纯化水检测用取样装置时,关闭第一阀门避免空气进入第一取样管内。储液孔、第二阀门、密封堵头和第二活塞的设置,使得在初次取样后,第一取样管内的一部分纯化水能够流入储液孔中,再次取样时,下移第一活塞并左移第二活塞,即可将储液孔内暂存的纯化水推入取样头内,再打开第一阀门,以排出取样头内的纯化水和空气。第一活塞杆、第一螺杆和第一拧动帽的设置,方便操作者控制第二活塞的移动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取样管采用透明材质,且第一取样管上设置有刻度,以方便用户观察取样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取样管的上端固设有支撑板,第一活塞的上侧固设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穿过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螺纹相连,第二螺杆的右端位于储液孔外,并固定有第二拧动帽。
第二活塞杆、第二螺杆和第二拧动帽的设置,方便用户控制取样量,以免造成纯化水的大量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阀门位于取样头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越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越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1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模组的背光分区控制电路
- 下一篇:预绞式顶部绑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