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玻璃切割机除膜系统的磨轮罩壳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99812.7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5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均辉;郑弘;管玉虎;窦仁超;常松;史宝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55/04 |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玻璃 切割机 系统 罩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玻璃切割机除膜系统的磨轮罩壳结构,包括固定罩壳、罩壳盖和下罩壳,固定罩壳的前面设有罩壳盖,下罩壳套在组合后的固定罩壳、罩壳盖下部;所述罩壳盖的下部两边分别设有安装圆孔,固定罩壳的后面同样对应设有两个安装圆孔,所述下罩壳的前后两侧对应固定罩壳、罩壳盖的安装圆孔处设有腰型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结构的技术方案,可通过调节下罩壳高度来控制磨轮伸出量,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磨轮,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玻璃切割机除膜系统的磨轮罩壳结构。
背景技术
在使用LOW-E玻璃制作中空玻璃时,为了LOW-E镀膜玻璃与隔条粘接的更好,需要用玻璃除膜机把LOW-E镀膜玻璃的粘胶部分除掉,为了提高玻璃生产的效率,在玻璃切割机上增加了除膜功能。在除膜系统中除膜用磨轮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磨轮的直径随之磨损减小,而磨轮使用特殊材料,价格较贵,为了节约客户的投资成本,需要对磨轮罩壳进行可调式设计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除膜的效率,充分利用磨轮,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切割机除膜系统的磨轮罩壳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玻璃切割机除膜系统的磨轮罩壳结构,包括固定罩壳、罩壳盖和下罩壳,固定罩壳的前面设有罩壳盖,下罩壳套在组合后的固定罩壳、罩壳盖下部;所述罩壳盖的下部两边分别设有安装圆孔,固定罩壳的后面同样对应设有两个安装圆孔,所述下罩壳的前后两侧对应固定罩壳、罩壳盖的安装圆孔处设有腰型安装孔。
工作原理:
所述磨轮罩壳结构垂直固定在除膜系统的连接法兰上,磨轮罩壳结构外部设有伺服电机,磨轮罩壳结构内部设有磨轮;
玻璃切割机控制柜PLC程序发出指令,除膜系统的旋转电机带动磨轮水平旋转,伺服电机带动磨轮垂直旋转,进行除膜工作;
当磨轮使用过程中磨轮磨损,直径变小,通过调节下罩壳的高度来控制磨轮伸出量,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磨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结构的技术方案,可通过调节下罩壳高度来控制磨轮伸出量,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磨轮,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罩壳、2-罩壳盖、3-下罩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用于玻璃切割机除膜系统的磨轮罩壳结构,包括固定罩壳1、罩壳盖2和下罩壳3,固定罩壳1的前面设有罩壳盖2,下罩壳3套在组合后的固定罩壳1、罩壳盖2下部;所述罩壳盖2的下部两边分别设有安装圆孔,固定罩壳1的后面同样对应设有两个安装圆孔;所述下罩壳3的前后两侧对应固定罩壳1、罩壳盖2的安装圆孔处设有腰型安装孔,采用螺栓将下罩壳3连接在固定罩壳1、罩壳盖2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精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98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