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载保护插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9710.5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8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冬蝉温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3 | 分类号: | H01R13/713;H01R13/70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311604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载 保护 插座 面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载保护插座面板,它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设有插口和通孔,通孔位于插口的侧面,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可构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有零线导通簧片、火线导通簧片和过载保护器,零线导通簧片和火线导通簧片上均设有与插口位置相对应的卡紧口一和连接耳一,过载保护器上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保护开关和两块连接耳二,下壳体上设有两个分别与零线导通簧片上的连接耳一和与过载保护器上的其中一块连接耳二相匹配的连接装置一,过载保护器的另一块连接耳二与火线导通簧片上的连接耳一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护电路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面板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过载保护插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用电设备,随着家用电器和电路不断老化,或者电器使用不当,都容易发生电路过载或短路等安全事故。
特别是当我们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电器发生过载现象时,当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导致电流过大或温度过高时,现有的插头装置因没有自动断电功能,而无法自动断开电路,很容易导致电器的损坏甚至发生火灾,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电路无法自动断开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自动断开电路的过载保护插座面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载保护插座面板,它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插口和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插口的侧面,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可构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零线导通簧片、火线导通簧片和过载保护器,所述零线导通簧片和火线导通簧片上均设有与插口位置相对应的卡紧口一和连接耳一,所述过载保护器上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保护开关和两块连接耳二,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两个分别与零线导通簧片上的连接耳一和与过载保护器上的其中一块连接耳二相匹配的连接装置一,所述过载保护器的另一块连接耳二与火线导通簧片上的连接耳一固定连接。
所述上壳体上设有插口和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插口的侧面,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可构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零线导通簧片、火线导通簧片和过载保护器,所述零线导通簧片和火线导通簧片上均设有与插口位置相对应的卡紧口一和连接耳一,所述过载保护器上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保护开关和两块连接耳二,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两个分别与零线导通簧片上的连接耳一和与过载保护器上的其中一块连接耳二相匹配的连接装置一,所述过载保护器的另一块连接耳二与火线导通簧片上的连接耳一固定连接。本方案所涉及的插口可以是双插孔,也可以是三插孔,甚至可以是两者的组合;连接装置一便于零线导通簧片和火线导通簧片分别与电路中的零线和火线连接;插头上的插脚通过插口插入到相应的卡紧口一内,分别通过零线导通簧片和火线导通簧片导通电路,而火线导通簧片的连接电路上通过过载保护器进行保护,使得当电路中出现电流过大或温度过高时,过载保护器能自动切断电路,保护电路安全,达到了能自动断开电路的目的,同时也可手动通过保护开关中断电路,提高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插口包括双插孔一和三插孔一,所述双插孔一位于三插孔一的侧面,所述通孔分别位于双插孔一和三插孔一的侧面,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位于空腔内,所述安装架的一侧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零线导通簧片和火线导通簧片均安装于安装架的另一侧,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地线导通簧片、与双插孔一相对应的双插孔二和与三插孔一相对应的三插孔二,所述地线导通簧片位于零线导通簧片和火线导通簧片之间,所述地线导通簧片上设有与三插孔二上的其中一个插孔位置相对应的卡紧口二和连接耳三,所述卡紧口二位于地线导通簧片的一端,所述连接耳三位于地线导通簧片的另一端,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连接耳三相匹配的连接装置二。插口采用双插孔和三插孔的组合时,连接装置二便于地线导通簧片与电路中的地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冬蝉温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冬蝉温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9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