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插管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8982.3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2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顾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王凤玲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插管 撑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撑开器,包括套体和驱动杆;套体具有直筒段和锥体段,锥体段的顶端设有开口且适于插入气管插管,其底端连接直筒段,锥体段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锥体段的侧壁沿径向弹性收张运动的缝隙,锥体段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驱动杆具有锥头和手柄,锥头的外表面设有适于旋接锥体段的内壁并在径向上挤压锥体段的内壁弹性张开的外螺纹,手柄连接锥头且适于通过旋转驱动锥头旋入锥体段。从而使得该气管插管撑开器可撑开、撑圆被咬扁的气管插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插管撑开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经口腔插入气管插管是最常用的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例如在国内公知的临床心肺复苏时,最常用的抢救措施之一,即将气管插管经口腔插入患者气管中,以便对患者增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使用后,一直留滞于病人口腔内,容易被病人咬闭、咬扁,造成肺部通气不畅的现象,不利于病人的康复,严重的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并且,现有的部分气管插管为增加其管壁强度,会在管壁上设置钢丝层,使得被咬闭、咬扁的气管插管不能返回原型需更换,不仅造成器材资源的浪费,增加患者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再次行气管插管术极大的增加了病人的生命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管插管撑开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管插管撑开器,其包括:
套体,所述套体具有直筒段和锥体段,所述锥体段的顶端设有开口且适于插入气管插管,其底端连接所述直筒段,所述锥体段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锥体段的侧壁沿径向弹性收张运动的缝隙,所述锥体段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具有锥头和手柄,所述锥头的外表面设有适于旋接所述锥体段的内壁并在径向上挤压所述锥体段的内壁弹性张开的外螺纹,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锥头且适于通过旋转驱动所述锥头旋入所述锥体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插管撑开器,通过套体的锥体段设置缝隙和内螺纹,驱动杆的锥头设置外螺纹,使得在旋转驱动杆时,锥头在锥体段内旋进而挤压锥体段的侧壁,使得侧壁弹性张开而胀紧在气管插管内,从而对气管插管进行撑开、撑圆。此外,通过内外螺纹的反复旋进张开配合可缓慢的撑开气管插管,避免气管插管的撑开操作中损害到气管插管的完整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气管插管撑开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缝隙至少两个且在所述锥体段的周向上间隔均布。如此,可均匀地对气管插管进行撑开、撑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缝隙将所述锥体段的侧壁分割构造成瓣状的弹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缝隙为四个且在所述锥体段的周向上间隔均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直筒段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手柄的长度大于所述直筒段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驱动杆内部中空以构造出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适于外接氧气,另一端连通气管插管。由此,在撑开气管插管的同时,通过驱动杆为患者通入氧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锥体段的外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锥体段的内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8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代农业害虫新型诱捕器
- 下一篇:止液输注泵和止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