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入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96597.5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7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田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37/00;G06K17/00;G06Q10/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路宁 |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智能 物流 入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入库系统,包括传送带输送机以及一对滚筒输送机,一对所述滚筒输送机分别安装在传送带输送机左右两侧,所述传送带输送机上设有扫描称重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RFID的物流入库技术领域,本案设计结构简单,通过传送带输送机和一对滚筒输送机可以对货物进行自动的输送作用,大大的节省人力搬运的过程,且在传送带输送机上设有扫描称重结构,通过对货物进行扫描和称重,对其进行货物的统计以及称重的处理,不需要人为进行统计,省时、省力,且出错率也大大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RFID的物流入库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 RFID的智能物流入库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但是目前在物流入库的过程中,大部分还是采用人工进行的方式,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还容易发生错误,货品记录困难,统计不方便,为此我们设计基于 RFID的智能物流入库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入库系统,解决了现有的不足之处,目前在物流入库的过程中,大部分还是采用人工进行的方式,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还容易发生错误,货品记录困难,统计不方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传送带输送机以及一对滚筒输送机,一对所述滚筒输送机分别安装在传送带输送机左右两侧,所述传送带输送机上设有扫描称重结构;
所述扫描称重结构,包括:支撑柱、支撑板、支撑块、重量传感器、连接架以及扫描仪;
所述支撑柱安装在传送带输送机下方四角处,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柱之间,所述支撑块安装在支撑柱和支撑板下方,所述重量传感器嵌装在传送带输送机内部,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在后端的支撑块上,所述扫描仪固定连接在连接架下方。
优选的,一对所述滚筒输送机下方设有滚筒输送机支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下方设有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左侧设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以及操控按钮。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传送带输送机、重量传感器以及扫描仪之间为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入库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案设计结构简单,通过传送带输送机和一对滚筒输送机可以对货物进行自动的输送作用,大大的节省人力搬运的过程,且在传送带输送机上设有扫描称重结构,通过对货物进行扫描和称重,对其进行货物的统计以及称重的处理,不需要人为进行统计,省时、省力,且出错率也大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入库系统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入库系统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入库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带输送机;2-滚筒输送机;3-支撑柱;4-支撑板; 5-支撑块;6-重量传感器;7-连接架;8-扫描仪;9-滚筒输送机支架; 10-支撑座;11-控制器;12-显示屏;13-操控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6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