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紧凑式转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6555.1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顺;张旺新;张代威;程孝龙;赵理;郑建军;邹家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天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46;H01R13/73 |
代理公司: | 东莞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卢春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紧凑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式转接器,包括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导通的第二电连接器、将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限位在一起的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包覆在第一电连接器的外侧及第二电连接器的外侧,绝缘壳体包括基准平板及设置于基准平板的凸柱部,基准平板设有第一凹孔,第一电连接器位于第一凹孔内,第二连接器显露出凸柱部;简化转接器的构造设计,缩小安装空间,方便使用;基准平板安装在外界的物件上,实现转接器的准确安装,避免转接器安装错误而使用不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式转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多个导线的导接,现有技术中多个导线常常经由转接器电性导接,现有技术中转接器的构造复杂,导致转接器的体积较大,转接器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不便使用。此外,转接器常常需要固定在外界的构件上,现有技术中转接器容易发生安装位置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式转接器,简化转接器的构造设计,缩小安装空间,方便使用;基准平板安装在外界的物件上,实现转接器的准确安装,避免转接器安装错误而使用不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紧凑式转接器,包括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导通的第二电连接器、将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限位在一起的绝缘壳体,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均显露出绝缘壳体并用于分别导接两个对接电连接器;绝缘壳体包覆在第一电连接器的外侧及第二电连接器的外侧,绝缘壳体包括基准平板及设置于基准平板的凸柱部,绝缘本体设有第一凹孔,第一凹孔自基准平板远离凸柱部一端的端面凹设而成,第一电连接器位于第一凹孔内。
其中,凸柱部位于基准平板的中部,基准平板具有两个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分别位于第一凹孔的两侧,两个固定孔分别位于凸柱部的两侧,外界的固定件穿经固定孔并用于将基准平板安装在外界的物件上。
其中,第一电连接器没入第一凹孔内。
其中,绝缘本体设有用于容设第二电连接器的第二凹孔,第二凹孔自凸柱部远离基准平板一端的端面凹设而成。
其中,第二电连接器没入第二凹孔内。
其中,第二电连接器突伸出凸柱部远离基准平板一端的端面。
其中,绝缘本体设有用于容设第二电连接器的第三凹孔,凸柱部具有围绕凸柱部的中心轴线的环形外侧面,第三凹孔自凸柱部的环形外侧面凹设而成。
其中,还包括屏蔽壳,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公用一个绝缘本体及一组导电端子,屏蔽壳包括两个壳筒部及连接两个壳筒部的连接条,两个壳筒部分别套设在绝缘本体的两端,绝缘本体的中部具有容设连接条的卡槽。
其中,还包括两个防护套,两个防护套分别套设在第一电连接器的外侧及第二电连接器的外侧,防护套夹持在电连接器与绝缘壳体之间。
其中,第一电连接器具有第一本体,第二电连接器具有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具有承载基板,承载基板具有容设第二本体的定位槽,第二本体具有用于卡扣第一本体的两个弹性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简化转接器的构造设计,缩小安装空间,方便使用;基准平板安装在外界的物件上,实现转接器的准确安装,避免转接器安装错误而使用不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第一电连接器 2—第二电连接器 3—绝缘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天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天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6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