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型空气源热泵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92623.7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40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佰什特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06 | 分类号: | F24H9/06;F24H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博茜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控制 智能型 空气 源热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型空气源热泵,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底座,且U形底座的下方设有两个回形座,回形座的顶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U形底座滑动套设在多个导向杆上,回形座的顶部与U形底座的底部之间呈矩形固定安装有多个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实用性好,操作便捷,设置的四个行动轮可移动,可同步进行收纳,通过带动U形底座在多个导向杆上向下滑动并对多个减震弹簧进行压缩,便于缓解空气源热泵本体运行时对地面产生的震动冲击力,降低与地面接触处因硬性震动冲击力过大产生的噪音和共振现象,保证了停放时的稳定性和使用时的安全性,降低了后期维护保养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型空气源热泵。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种类越来越多,耗费的电能也越来越多,为了节约能源,太阳能的家用电器得到推广,但是由于太阳能的产生与天气晴朗程度有关系,使其发展受到了限制,而空气能设备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而且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对能源的利用率高,有更加优越的性能,空气能热泵就是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同时又以最少的能源消耗完成操作的设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市面上的空气源热能泵越来越智能化,如型号为JM-07CDR/B的空气能热泵,其能够通过手机联网实现APP控制;另外再如授权公告号CN207350790U公开的一种远程智能控制新型空气能热泵一体机,包括机体,在机体的中间设置有隔盘,在隔盘的上方设置有换热器,在换热器的右边设置有空气能热泵装置,在隔盘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箱,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储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水阀,所述储水箱的内壁上设置有水位仪,在储水箱的上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管道上设置有智能控制阀,所述储水箱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机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器实现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无线收发装置,所述无线收发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控制终端连接;该装置,可远程控制,智能化程度高,且能节约安装面积。
现有的空气源热泵虽实现了通过APP远程控制,使得更智能化,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不便于移动、以及不具备缓冲降冲击的功能,(空气源热泵在运行时会产生震动,从而导致产生的震动冲击能量向下传递至地面,在这种硬性震动冲击力下,容易在与地面接触处产生较大的噪音;而普通在底部简单安装行走轮的方式,哪怕带有简单刹车系统的滚轮,因为与地面接触摩擦面积过小,会造成停放不稳定,容易因误碰发生位移);综合来说其需要便于移动、稳定停放以及缓冲减震的功能,针对此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了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型空气源热泵,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型空气源热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型空气源热泵,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底座,且U形底座的下方设有两个回形座,回形座的顶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U形底座滑动套设在多个导向杆上,回形座的顶部与U形底座的底部之间呈矩形固定安装有多个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活动套设在对应的导向杆上;
所述U形底座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收纳槽,且矩形收纳槽内滑动套设有矩形座,矩形座的底部延伸至U形底座的下方并转动安装有两个行走轮,行走轮的底部贯穿对应的回形座并延伸至回形座的下方,所述矩形收纳槽内设有螺杆,矩形座螺纹套设在对应的螺杆上,矩形收纳槽的两侧内壁之间焊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转动套设在对应的螺杆上,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定位杆,矩形座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三个定位杆上,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U形底座的左侧设有摇盘,且摇盘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U形底座转动套设在转轴上,转轴位于两个矩形收纳槽内,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伞形齿轮,且第二伞形齿轮位于对应的矩形收纳槽内并与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佰什特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佰什特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2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