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走航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91696.4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1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春;唐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荟(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机器人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走航监测系统,所述基于智能机器人的走航监测系统包括:包括监测设备、车载计算机、车载供电系统和数据云端,车载计算机分别与监测设备和车载供电系统和数据云端连接,监测设备与车载供电系统连接,主控设备用于实现监测设备与数据云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并控制车载供电系统的电源切换,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大气环境状态信息,并实现与车载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车载供电系统用于为车载计算机和监测设备供电,数据云端用于存储、查阅大气环境状态信息,具有功能灵活、简单实用、高效智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走航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日渐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建设了大量的固定式环境监测站,虽然固定式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设备较为齐全,但其监测范围极其有限,且受限于建设的成本问题,固定式环境监测站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多,因此移动人工监测的方式逐渐兴起,但现有的移动人工检测方式无法将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实时上报,信息存在滞后现象。
上述特点的存在就导致了现有的大气环境监测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固定式环境监测站监测范围有限。
2)现有的固定式环境监测站建设成本高,无法大规模建设。
3)现有的移动人工监测无法实时上报大气环境监测数据。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走航监测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大气环境监测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固定式环境监测站监测范围有限。
2)现有的固定式环境监测站建设成本高,无法大规模建设。
3)现有的移动人工监测无法实时上报大气环境监测数据。
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走航监测系统,所述基于智能机器人的走航监测系统包括:包括监测设备、车载计算机、车载供电系统和数据云端,所述监测设备分别与所述车载计算机和所述车载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车载计算机与所述车载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数据云端与所述车载供电系统无线连接;
所述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大气环境状态信息,并实现与车载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所述监测设备包括北斗定位模块、质谱仪、激光雷达、边界层大气成分高光谱扫描与分析仪AHSA、风速风向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数据发送模块和命令接收模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分别与所述北斗定位模块、所述质谱仪、所述激光雷达、所述边界层大气成分高光谱扫描与分析仪AHSA、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命令接收模块分别与所述北斗定位模块、所述质谱仪、所述激光雷达、所述边界层大气成分高光谱扫描与分析仪AHSA、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车载计算机用于实现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数据云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并发送电源切换指令控制车载供电系统切换电源;
所述车载供电系统用于为所述监测设备和所述车载计算机供电;
所述数据云端用于存储和/或查阅大气环境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用于采集当前位置信息,所述质谱仪用于采集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信息,所述激光雷达用于采集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数据,所述边界层大气成分高光谱扫描与分析仪AHSA用于采集大气中的污染气体浓度数据,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的风速风向信息,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信息,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当前位置信息、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信息、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数据、大气中的污染气体浓度数据,风速风向信息和温湿度信息发送到车载计算机,所述命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载计算机发送的查询大气环境状态信息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荟(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荟(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1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