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小流动阻力的双循环盘管结构及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0135.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5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董兴杰;廖传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希玛(中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F28F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吉靖 |
地址: | 2113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流动 阻力 双循环 结构 冷却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小流动阻力的双循环盘管结构及冷却塔,将原先单排盘管分成第一循环盘管和第二循环盘管的两个小盘管并联的结构,再通过大弯头和小弯头分别连接循环盘管内的直管,且通过第一循环盘管的大弯头套在第二循环盘管的小弯头的外侧,第一循环盘管的小弯头套在第二循环盘管的大弯头的内侧以形成嵌套式并联布置的双循环盘管结构并且小弯头和/或大弯头形成V形张口以使得第一循环盘管和第二循环盘管在分水器和集水器之间的空间内展开,从而能够实现将单盘管拆分成两个小盘管并联,且每根盘管的管程比之前单排盘管减少1/2,整体的流量也减少1/2,整体的阻力减小为原来的1/8,大大减小了设备运行阻力,增加了设备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小流动阻力的双循环盘管结构及冷却塔。
背景技术
封闭式冷却塔是传统冷却塔的一种变形和发展。它实际上是一种蒸发式冷却塔,表冷换热器盘管和湿式冷却塔的组合,工艺流体在管内流过,空气和水在管外流过,两者互不接触。塔底蓄水池内的水由循环泵抽取后,送往管外喷淋系统中喷淋在表冷换热器盘管。与工艺式流体热水或制冷剂和管外空气并不接触,成为一种封闭式冷却塔,通过喷淋水增强传热传质的效果,从而达到管内管外换热。
表冷换热器盘管作为密闭式冷却塔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形式不同对整体塔型的性能有这非常大的影响。表冷换热器盘管通常由分水器、盘管、集水器组装焊接而成。在运行中管程长,管内流速较大,造成的阻力大、流量分配不均,从而可能影响设备在系统中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小流动阻力的双循环盘管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减小流动阻力的双循环盘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小流动阻力的双循环盘管结构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一循环盘管和第二循环盘管,所述第一循环盘管和第二循环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分水器和集水器;所述第一循环盘管和第二循环盘管包括直管、大弯头和小弯头,所述大弯头和小弯头用于分别连接相邻的两根直管,所述减小流动阻力的双循环盘管结构内处于中间的直管两端分别设有大弯头和小弯头;所述第一循环盘管的大弯头套在第二循环盘管的小弯头的外侧,所述第一循环盘管的小弯头套在第二循环盘管的大弯头的内侧以形成嵌套式并联布置的双循环盘管结构;所述小弯头和/或大弯头形成V形张口以使得第一循环盘管和第二循环盘管在分水器和集水器之间的空间内展开。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弯头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所述大弯头的直管段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弯管段,所述弯管段为弧形弯管且弧形的角度为直角或者锐角,所述大弯头的弯管段连接第一循环盘管或者第二循环盘管的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弯头为弧形弯管且弧形的角度为直角或者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弯头为弧形弯管且弧形的角度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塔。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上设有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设有多个如前文所述的减小流动阻力的双循环盘管结构,所述进水总管与分水器相连通,所述出水总管与集水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希玛(中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埃希玛(中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0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式机械格栅除污机
- 下一篇:一种建筑监理用桩孔孔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