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片分切用刀套及刀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9267.3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9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熊友军;刘克永;李贵青;龙斌;李雄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9/04 | 分类号: | B23D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郭宝煊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片分切用刀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分切用刀套及刀模,包括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第二套圈与第一套圈连接,且第二套圈的外圈直径大于第一套圈的外圈直径;其中,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形成第一台槽用于安装刀片。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刀套,取消了刀片与刀套一体成型的模式,将刀片与刀套分离,并在刀套中设置可用于安装刀片的台槽,如此组装形成的刀模,即使刀片磨损了也可以马上进行更换,维护周期短,更适应于快速生产。此外,本刀套可随意搭配隔套进行使用,以组装出所需的宽度,刀模宽度切换灵活,分切不同型号极片时不需更换一整套刀模,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分切用刀套及刀模。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行业分切蓝牙超窄极片,由于刀套宽度设计空间不够,全部采用固定的滚切刀模结构,可如图1所示,但滚切刀模在分切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刀套与胶隔套固定连接,每套刀模安装结构已固定,无法满足宽度灵活切换,分切不同型号均需更换一整套刀模,更换成本高;
2)滚切刀模结构使用寿命短,刀模修磨周期长,维护成本高;
3)滚切刀模分切原理为上下刀模挤压断层方式,直接在刀套在安装刀刃,刀刃与刀套一体成型;但如此在分切过程中易出现掉粉、波浪边及毛刺问题,品质无法得到保证。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分切用刀套,解决目前的滚切刀模在切换不同分切宽度时不灵活,造成的刀模库存成本高、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片分切用刀套,包括:
第一套圈;
第二套圈,与所述第一套圈连接,且所述第二套圈的外圈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套圈的外圈直径;
其中,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形成第一台槽用于安装刀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台槽为直角槽。
优选的,该刀套还包括第三套圈;所述第三套圈的外圈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套圈的外圈直径,所述第二套圈和所述第三套圈形成第二台槽用于安装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圈、所述第二套圈和所述第三套圈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圈、所述第二套圈和所述第三套圈的内圈直径相同且重叠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台槽为斜角槽,用于卡接所述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分切用刀模,包括至少两个上刀组和至少两个下刀组,相邻两个所述上刀组与相邻两个所述下刀组之间相互配合用于剪切极片;其中,所述上刀组包括上刀片、弹性件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刀套;所述上刀片的刀刃为斜角刀刃。
优选的,所述下刀组包括第四套圈和与所述第四套圈连接的第五套圈,所述第四套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五套圈的直径,所述第四套圈靠近所述第五套圈的一面的外圈设置有用于分切极片的下刀刃。
优选的,该刀模还包括隔套,所述隔套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上刀组之间,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下刀组之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92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