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组化多通道预熔胶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6910.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龙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峰 |
主分类号: | B01J6/00 | 分类号: | B01J6/00 |
代理公司: | 江门市博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7 | 代理人: | 叶晶 |
地址: | 4214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化 通道 预熔胶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组化多通道预熔胶箱,包括:第一储胶槽,所述第一储胶槽的左侧设有第二储胶槽;熔胶结构,所述熔胶结构包括第一熔胶槽,所述第一熔胶槽的前侧外壁的下部焊接有气缸安装板,所述第一熔胶槽的下方位于气缸安装板的内侧壁固定有开断气缸;开断胶结构,所述开断胶结构包括第一开断胶块,所述第一开断胶块的底部设有第二开断胶块,所述第二开断胶块和第一开断胶块之间滑动连接有开断横板。本装置可以同时供应多种热熔胶,通过模组化,满足客户对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使用需求,降低了成本,可以预熔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胶水,可以自动添加,减少了人工加胶的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胶的加工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组化多通道预熔胶箱。
背景技术
热熔胶(英文名:Hot Glue)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因其产品本身系固体,便于包装、运输、存储、无溶剂、无污染、无毒型;以及生产工艺简单,高附加值,黏合强度大、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热熔胶在热熔时需要使用胶箱进行加工。
但是现有设备的不足在于,胶箱单一,只能熔一种颜色和性质的胶水,用电机驱动出胶,成本高。
为此,提出一种模组化多通道预熔胶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组化多通道预熔胶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组化多通道预熔胶箱,包括:
第一储胶槽,所述第一储胶槽的左侧设有第二储胶槽,所述第二储胶槽的底部设有第二熔胶槽,所述第二储胶槽的左侧设有第三储胶槽,所述第三储胶槽的底部设有第三熔胶槽;
熔胶结构,所述熔胶结构包括第一熔胶槽,所述第一熔胶槽的内腔底部左侧的中部垂直焊接有立板,所述第一熔胶槽的前侧外壁的下部焊接有气缸安装板,所述第一熔胶槽的下方位于气缸安装板的内侧壁固定有开断气缸;
开断胶结构,所述开断胶结构包括第一开断胶块,所述第一开断胶块的底部设有第二开断胶块,所述第二开断胶块和第一开断胶块之间滑动连接有开断横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用在封边机上,通过第一储胶槽、第二储胶槽和第三储胶槽可以同时供应多种热熔胶,通过第一熔胶槽、第二熔胶槽和第三熔胶槽,可以预熔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胶水,可以自动添加,减少了人工加胶的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热熔胶通过进料口加注到第一储胶槽内,进入第一熔胶槽内,使用者将加热管分别插入第一发热管孔和第二发热管孔内,加热管的另一侧均贯穿于立板且延伸至立板内,对立板进行加热,立板受热后产生的热能对第一熔胶槽内的热熔胶进行热熔,热熔胶通过出料口进入第一出胶槽内,使用者启动开断气缸,开断气缸通过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带动开断横板在第一开断胶块和第二开断胶块之间左右滑动,当开断横板向左滑动时,热熔胶通过第一出胶槽流向第二出胶槽,再从第二出胶槽向外流出,当开断气缸带动开断横板向右运动时,第一开断胶块和第二开断胶块实现了封闭,使用者可通过圆杆贯穿于第一熔胶槽、第二熔胶槽和第三熔胶槽的外壁设置的安装孔内,将第一熔胶槽、第二熔胶槽和第三熔胶槽相组合,从而使第一储胶槽、第二储胶槽和第三储胶槽相组合,可以配上胶锅,可以把原封边机的多胶锅集合到一起,减少胶锅使用数量,达到或者超过原来多组胶锅的效果,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封边机的机架长度。
优选的,所述熔胶结构的底部的上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储胶槽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立板的一侧与第一储胶槽的内腔侧壁相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熔胶通过进料口加注到第一储胶槽内,进入第一熔胶槽内,热熔胶第一熔胶槽内的热熔胶能够进入出料口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熔胶槽的前侧外壁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发热管孔,所述第一熔胶槽的前侧外壁位于第一发热管孔的下方设有第二发热管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峰,未经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6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