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小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6846.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7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奎雪;原帅;康树靖;卢小强;张朝锋;史春宝;王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F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祝妍 |
地址: | 101112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小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若干个圆柱状单元,且若干个所述圆柱状单元组成不规则的立体网状结构以构成骨小梁;其中,所述圆柱状单元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实心部、第一通道,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所述实心部左、右两端,所述第一通道开设于所述实心部内、并沿所述实心部轴向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连通。其优点是:在保证骨小梁强度的前提下,又增加了骨小梁的互通性能,使得营养物质可以运输的更加流畅,增加了代谢的场所面积,使得骨长入进度更加迅速,骨长入效果更加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骨小梁结构。
背景技术
在骨骼修复体采用3D打印均匀、规则骨小梁结构的情况下,只保证了孔径和孔隙率,虽然可以满足少部分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生理微环境特征,但与真实的松质骨结构和生理功能还有很大差距,因为骨小梁内部为封闭式,对矿物质等营养运输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死腔,成为新的治疗风险。而且均匀骨小梁结构对于骨长入效果较差,表面粗糙度低,不利于假体初期稳定性。
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骨小梁结构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好地解决锁骨假体植入人体稳定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小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小梁结构,包含若干个圆柱状单元,且若干个所述圆柱状单元组成不规则的立体网状结构以构成骨小梁;
其中,所述圆柱状单元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实心部、第一通道,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所述实心部左、右两端,所述第一通道开设于所述实心部内、并沿所述实心部轴向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圆柱状单元共轴向中心线。
所述实心部上还开设有至少一条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二通道两端端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实心部上、下端面。
沿所述实心部轴向方向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以及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凹陷部,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端口均开设于凹陷部。
所述圆柱状单元横截面的直径为0.1-1mm。
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均为圆形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的孔径为0.05-0.5mm、所述第二通道的孔径为0.03-0.2mm。
所述凸起为圆柱状、尖状、圆锥状或其它行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圆柱状单元构成的骨小梁结构,由于圆柱状单元上实体部、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结构设计,在保证骨小梁强度的前提下,又增加了骨小梁的互通性能,使得营养物质可以运输的更加流畅,增加了代谢的场所面积,使得骨长入进度更加迅速,骨长入效果更加牢固;
2、圆柱状单元上凹陷部、凸起部的结构设计,增加了骨小梁表面摩擦系数,微观上更利于骨长入,宏观上利于骨骼修复体的初期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骨小梁结构能够根据人体不同部位松质骨骨小梁的真实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提高成骨细胞的粘附、增值、分化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小梁结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柱状单元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圆柱状单元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6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