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换热器及其管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85856.4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3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方景林;赵宝利;方文伟;张露露;郑远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昭邦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F28F19/00;F28F21/08;F28D7/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梁金娟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换热器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换热器及其管板。该管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供介质管穿过的通孔以及与用于换热器本体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本体的外端,所述通孔设置在连接孔的内侧的本体上,所述本体由锡黄铜板和钢板经爆炸复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管板采用锡黄铜板和钢板经爆炸复合形成,在使用时,锡黄铜板与海水接触,由于锡黄铜板在海水中具有非常好的防腐性能,避免被海水腐蚀,又可避免全部使用防腐材质造成成本昂贵,大幅延长管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换热器的管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换热器及其管板。
背景技术
热换器是船舶上普遍使用的部件,通常用作对如润滑油、高温冷却淡水和低温冷却淡水冷却等,其中,高温淡水和低温淡水冷却一般采用板式换热器,润滑油冷却一般采用壳管式换热器。对于润滑油冷却来说,一般采用海水进行冷却,由于海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管板是实现介质与冷却水隔绝的关键部件,一旦腐蚀出现漏洞即造成海水与润滑油混合,造成机械润滑失效,造成主机等机械故障,现有的管板一般在管板面向海水的一侧喷涂防腐层进行防腐,这种效果也不太理想,全部使用防腐材质的话成本大幅增加,所以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价格低廉且防腐性能较佳的船舶换热器及其管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换热器的管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供介质管穿过的通孔以及与用于换热器本体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本体的外端,所述通孔设置在连接孔的内侧的本体上,所述本体由锡黄铜板和钢板经爆炸复合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锡黄铜板的厚度包括3-6mm。
进一步的,所述锡黄铜板的厚度为4mm。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的厚度包括20至25mm。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的厚度为22mm。
进一步的,所述锡黄铜板为HSn62-1锡黄铜板。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为Q235B钢板。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换热器本体一端下侧设有冷却水进管,其另一端上侧设有冷却水出管,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上述的管板,所述锡黄铜板朝向换热器本体设置,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有多个介质管,所述介质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通孔伸出管板的外侧,所述介质管的外侧与管板之间密闭设置,所述管板的外侧固定有端盖,所述端盖与管板之间围合形成与介质管连通的空腔,两个端盖的外侧设有与空腔连通的介质进管和介质出管,所述管板与换热器本体和端盖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垫。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管板采用锡黄铜板和钢板经爆炸复合形成,在使用时,锡黄铜板与海水接触,由于锡黄铜板在海水中具有非常好的防腐性能,避免被海水腐蚀,又可避免全部使用防腐材质造成成本昂贵,大幅延长管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船舶换热器的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船舶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换热器的管板,包括本体1,在本体1上设有多个通孔2,在使用时,通孔2用于穿过供介质管3,介质管3并且与通孔2之间是密闭设置的,在本体1上还设有连接孔4,连接孔4用于换热器本体21连接,连接孔4设置在本体1的外端,通孔2设置在连接孔4的内侧的本体1上,本体1由锡黄铜板11和钢板12经爆炸复合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昭邦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昭邦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5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