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噪音的冲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85506.8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7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雷四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杰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G10K11/1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冯思婷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汉南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音 冲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噪音的冲压装置,其包括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于下模机构上设置有工件放置腔,围绕工件放置腔设置有若干缓冲柱,缓冲柱设置有第一减噪层;上模机构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柱,下模机构对应第一限位柱共轴心设置有第二限位柱,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减噪层和第三减噪层,且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高度总和等于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的闭模总高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配合设置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由于其二者的接触表面设置有第二减噪层和第三减噪层,既能达到限位作用,又能缓冲闭模时产生的瞬间冲击力,达到减小噪音的效果;由于配合有缓冲柱,保证工件放置腔的四周围绕设置有第一减噪层,进一步降低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噪音的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件冲压工艺中,由于传统的冲压装置的上模和下模直接平面接触,在对工件进行冲压时,会发出巨大的刺耳噪音,一般采用单独的隔音箱包围冲床与冲压装置,以隔绝噪音,即每次加工操作前,工人都需打开隔音门进入操作调试,待调试完成后再闭合隔音门进行后续的冲压加工,此种隔音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且对工人的操作十分不便,当装置发生异常时难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减缓因高速闭模时产生的瞬间冲击力,进而降低噪音发生的冲压装置成为主要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噪音的冲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噪音的冲压装置,其包括冲压面相对应设置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于所述下模机构的冲压面上设置有工件放置腔,围绕所述工件放置腔的两侧按间隔距离设置有若干缓冲柱,所述缓冲柱对应所述上模机构设置有第一减噪层;
所述上模机构冲压面的四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下模机构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柱共轴心设置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表面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减噪层和第三减噪层,且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高度总和等于所述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的闭模总高度。
上述的防噪音的冲压装置,其中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下模板上按间隔距离设置有缓冲柱安装孔,所述缓冲柱安装于所述缓冲柱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一减噪层延伸外凸于所述缓冲柱安装孔。
上述的防噪音的冲压装置,其中所述下安装板设置有下限位柱安装台,所述第二限位柱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柱纵向设置于所述下限位柱安装台上。
上述的防噪音的冲压装置,其中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安装板、上模板和脱料板,所述上模板与所述脱料板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减噪层对应所述脱料板设置。
上述的防噪音的冲压装置,其中所述上安装板设置有上限位柱安装台,所述第一限位柱对应所述第二限位柱纵向设置于所述上限位柱安装台上。
上述的防噪音的冲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减噪层为聚氨酯层。
上述的防噪音的冲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减噪层、第三减噪层均为铁氟龙层。
上述的防噪音的冲压装置,其中所述工件放置腔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
上述的防噪音的冲压装置,其中所述工件放置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五组所述缓冲柱。
上述的防噪音的冲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高度总和等于所述上模板、脱料板和下模板的闭模总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杰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杰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5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GR螺纹管自动成型机防变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声学漂流浮标用自沉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