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的混凝土-泥浆界面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5482.6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3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魏彦京;王新有;王浩旭;苏艳军;张广超;孟乾峰;王园;尹志伟;刘小贺;辛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刘蕾施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混凝土 泥浆 界面 检测 装置 | ||
一种灌注桩的混凝土‑泥浆界面检测装置,属于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壳体、电动装置、磁生电装置、电流信号监测装置和电动机校验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电动装置和磁生电装置,所述电动装置为依次连接的电动机、转杆、叶片,所述磁生电装置包括闭合导体、磁铁,所述闭合导体与转杆相连,所述闭合导体设置于磁铁围成的磁场内,所述磁生电装置与电流信号监测装置相连,所述电动机与电动机校验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动能和电能之间的能量转化,通过简易的电动装置带动转杆转动,将动能传递给置于磁场中的闭合导体,最终利用闭合导体在磁场中转动产生的电流信号变化来实时监测混凝土灌注界面变化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注桩的混凝土-泥浆界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加,地下空间纵深方向的逐渐加深,桩基础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灌注桩具备承载力高,地层适应性广等技术优势,已成为主要的桩基础形式之一。在国内上海、天津等以混凝土灌注桩作为基础承力构件的软土地区,为保证大型桩基设备具备足够的地基承载力,往往需先施工混凝土灌注桩,而后进行基坑开挖。桩基空钻长度通常较长,一般在5米以上,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浮浆层的影响,在地下5米以下精准定位混凝土灌注面位置是很困难的,存在超灌现象。在基坑开挖后,超灌混凝土部分需要被凿除,如混凝土超灌高度控制不利,既浪费混凝土、增加成本,又耗费工时延误工期及污染环境。这对混凝土灌注高度的精确控制提出了挑战。
目前,囿于成本过高,操作性较差,很少有设备能投入大量使用。因而,研制一种成本低、可控性好、精度高、利于施工现场操作的测量监测装置,准确控制混凝土超灌高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灌注桩的混凝土-泥浆界面检测装置,提供了一种利用动能和电能之间的能量转化,通过简易的电动装置带动转杆转动,将动能传递给位于磁场中的闭合导体,最终利用闭合导体在磁场中转动产生的电流信号变化来实时监测混凝土灌注界面变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注桩的混凝土-泥浆界面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电动装置、磁生电装置、电流信号监测装置和电动机校验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电动装置和磁生电装置,所述电动装置为依次连接的电动机、转杆、叶片,所述磁生电装置包括闭合导体、磁铁,所述闭合导体与转杆相连,所述闭合导体设置于磁铁围成的磁场内,所述磁生电装置与电流信号监测装置相连,所述电动机与电动机校验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密封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在于:
1、原理简单,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摒弃复杂的原理,通过不同介质对叶片的旋转阻力差异和简易磁生电装置进行动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进而将以往设计中复杂的力矩计算转换成电流变化的观测,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可适用于大规模的钻孔灌注桩工程,经济效益可观,可推广应用,达到工程实际应用的目的。
2、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本实用新型利用磁生电时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转速不同产生的电流差异,反应叶片受到的介质阻力不同。实践证明,当叶片在不同介质中转动时,电流变化明显,区分度较高,因而可以通过电流变化反应介质的差异。
3、精准定位,降低工程成本。本实用新型叶片位置正好位于桩顶设计标高处,可以准确控制钻孔的灌注高度,降低混凝土用量,减少混凝土弃块量,降低工程成本。
4、仪器轻便、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将电机和磁生电装置统一安装在壳体中制作成探头,再通过导线与电信号监测系统连接,可适用于自然地面与设计桩顶标高距离较大的施工环境。本实用新型预设电流阈值适应不同泥浆配方和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拓宽了监测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鉴别混凝土界面检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54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状生物有机肥造粒机
- 下一篇:一种水样监测用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