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1877.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1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董传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传占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3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锐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5 | 代理人: | 安丽艳 |
地址: | 27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双腿 联动 恢复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桌板,所述桌板的一侧开设有站立槽,所述站立槽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挡杆,所述桌板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按钮,所述桌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该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通过套筒、升降杆、限位柱和限位孔的配合设置,可以将升降杆固定在一定高度,对于不同的患者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支撑板和滑槽的配合设置,可以使滑槽在支撑板内进行上下移动,以及设置在滑块两旁的固定带,可以对患者的双腿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科恢复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对于这些患者,大多数生病后无法在地面上行走,需要有人搀扶着,但是这样就会增加家属的负担。
现有的辅助恢复的装置大多是在床上使用,让患者双腿进行移动,但是这种装置的恢复效果不够明显,患者只可以在床上使用,还是无法实际下地走动,并且无法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不同的调节,这就需要一种设备来满足上述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桌板,所述桌板的一侧开设有站立槽,所述站立槽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挡杆,所述桌板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按钮,所述桌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
可选的,所述升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远离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桌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站立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且所述减震垫的材质为橡胶。
可选的,所述升降杆的正面开设有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柱相互卡接。
可选的,所述按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类型为压缩弹簧。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万向轮呈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列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通过底板和和万向轮的配合设置,可以将装置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在桌板上的站立槽和挡杆,可以将患者固定在站立槽中,握住把手进行移动,提高康复的效果,通过设置在站立槽内的减震垫,在患者使用的时候,在患者碰到站立槽的时候,可以进行减震,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2、该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通过套筒、升降杆、限位柱和限位孔的配合设置,可以将升降杆固定在一定高度,对于不同的患者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支撑板和滑槽的配合设置,可以使滑槽在支撑板内进行上下移动,以及设置在滑块两旁的固定带,可以对患者的双腿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柱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传占,未经董传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18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色浆连续生产罐
- 下一篇:一种工字钢结构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