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加工的焊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79607.4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6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极能电气(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B23K37/00;B23K10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焊接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铜加工的焊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架,所述主架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转轴,所述调节转轴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焊接座,所述调节转盘的边缘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转盘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和调节孔固定在调节转盘上,所述固定块的中部旋合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的下端通过螺母旋合在主架上;通过设计的调节转盘、固定块和固定螺丝,在使用设备时根据需要通过调节转盘转动调节转轴和焊接座调节放置角度,然后通过固定块和固定螺丝固定在主架上对调节转盘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使焊接座调节角度后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铜加工的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铜是一种金属元素,也是一种过渡元素,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
现有的用于铜加工的焊接设备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由于铜制品的体积形状的原因,需要调节放置角度从而方便焊接,位置调节不便,且在调节后由于通常采用螺杆等进行调节,由于振动等原因会出现晃动等位置偏离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铜加工的焊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铜加工的焊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铜加工的焊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架,所述主架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转轴,所述调节转轴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焊接座,所述调节转盘的边缘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转盘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和调节孔固定在调节转盘上,所述固定块的中部旋合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的下端通过螺母旋合在主架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转盘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侧设置有导向螺栓,所述导向螺栓旋合固定在主架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接取盘,所述接取盘位于焊接座的下方,所述接取盘的下侧设置有导轨,所述接取盘与底座通过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接取盘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座。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包括移动盒,所述移动盒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移动盒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套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的与移动盒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盒的一端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与丝杆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一侧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通过轴承与移动盒转动连接,所述手轮与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轮通过涡轮和蜗杆与丝杆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焊接架,所述焊接架的上端连接有焊接头,所述焊接头的位置与焊接座的位置对应,所述焊接座的表面设置有夹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调节转盘、固定块和固定螺丝,在使用设备时通过调节转盘转动调节转轴和焊接座调节放置角度,然后通过固定块和固定螺丝固定在主架上对调节转盘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使焊接座调节角度后更加稳定。
2.通过设计的接取盘和移动座,在使用设备时,可以通过接取盘对焊接产生的碎屑等进行接取,从而方便打扫,并通过转动手轮与涡轮、蜗杆的传动带动丝杆转动,使丝杆螺母带动接取盘移动,从而对接取盘的位置进行调节抽出进行清理,且在使用时通过蜗杆和涡轮的自锁防止振动导致接取盘出现位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极能电气(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极能电气(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9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