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安装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3981.3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7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雄;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安装 结构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包括连接结构和一端与电池包外框连接的安装梁,连接结构的一端与车身纵梁连接,安装梁的另一端夹设在车身纵梁与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之间,安装梁与车身纵梁滑动配合。本方案通过设置连接结构对安装梁和车身纵梁进行连接,在可对安装梁和车身纵梁进行固定的基础下,还可以在车辆受到撞击时,实现安装梁和车身纵梁之间的相对滑动,配合由安装梁和车身纵梁之间的接触压力,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以对外力冲击进行卸载和吸能,从而可有效减少电池包外框的形变程度,进而起到对电池包的有效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里的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能。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普及,电池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起火爆炸等严重问题的事件也不断增多。车身碰撞导致的电池起火爆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池包结构被挤压,造成电芯过度变形,内部隔膜破损导致内部短路起火。
现有的避免电池包内部电芯碰撞变形的技术方案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增加车身纵梁强度或单独焊接防撞梁,避免电池包受到挤压;另一种是增加电池包外边框结构强度,避免内部电芯受到挤压,但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重量和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包括连接结构和一端与电池包外框连接的安装梁,连接结构的一端与车身纵梁连接,安装梁的另一端夹设在车身纵梁与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之间,安装梁与车身纵梁滑动配合。
可选的,安装梁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向上或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一接触面,车身纵梁包括与第一接触面相匹配的第二接触面,安装梁通过第一接触面与车身纵梁的第二接触面滑动配合。
可选的,连接结构包括限位柱以及分别位于限位柱两端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车身纵梁连接,第二夹持部与安装梁连接。
可选的,限位柱包括螺柱,第二夹持部包括设置在螺柱一端的螺栓头,第一夹持部包括与螺柱相匹配的螺母,螺栓头与安装梁连接,螺母与车身纵梁连接。
可选的,限位柱与安装梁和车身纵梁插接配合;
安装梁包括对应限位柱处设置的条形的导向孔,导向孔沿车身纵梁至电池包的方向延伸,
或,
车身纵梁包括对应限位柱处设置的条形的导向孔,导向孔沿电池包至车身纵梁的方向延伸。
可选的,导向孔包括扩口孔,沿导向孔的延伸方向,扩口孔的孔径逐渐增大。
可选的,导向孔还包括与扩口孔连通的限位孔,限位孔与扩口孔沿导向孔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扩口孔靠近限位孔一端的孔径小于限位孔的直径。
可选的,扩口孔与限位孔弧面过渡连接。
可选的,导向孔设置在安装梁上,安装梁与第二夹持部之间设有垫片,垫片套设在限位柱上,垫片的直径大于导向孔的最大孔径。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方案通过设置连接结构对安装梁和车身纵梁进行连接,在可对安装梁和车身纵梁进行固定的基础下,还可以在车辆受到撞击时,实现安装梁和车身纵梁之间的相对滑动,配合由安装梁和车身纵梁之间的接触压力,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以对外力冲击进行卸载和吸能,从而可有效减少电池包外框的形变程度,进而起到对电池包的有效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3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纱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工地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