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2173759.3 申请日: 2020-09-24
公开(公告)号: CN213368885U 公开(公告)日: 2021-06-08
发明(设计)人: 王麒;刘凯;宋秋来;曾宪楠;孙羽;冯延江;王曼力;谢婷婷;姜辉;任洋;张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9/02 分类号: A01G9/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30 黑龙江***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盐碱 水稻 种植 用阻盐 栽植
【说明书】:

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属于耐盐碱水稻耕作栽培技术领域,由插秧口(1)、固根肚(2)、渗水孔(3)和渗水尖桩(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秧口(1)是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顶部的开口,固根肚(2)为陶瓷质或混凝土质,是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上部插秧口(1)与渗水尖桩(4)之间的部分;每个渗水孔(3)均包括固膜孔盖(9)、阻盐膜(10)、固膜孔盖孔(11)、固膜孔盖底壁(12)、固膜孔盖侧壁(13)和渗水孔壁凸(14);阻盐膜(10)被固膜孔盖(9)压挤固定在固膜孔盖(9)与渗水孔壁凸(14)之间。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属于耐盐碱水稻耕作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中含有过多的盐碱成分,会对农作物产生危害。在土壤学中,把这类土壤称为盐渍土、盐碱土、盐土、碱土、盐碱化土壤或者盐碱地。所以盐碱土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在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综合作用下,盐类直接参与土壤形成过程,并且以盐碱化过程为主导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盐化层或碱化层,土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从而抑制作物正常生长的土壤。广义上的盐碱土是对盐土和碱土的统称。盐土和碱土是指土壤含有可溶性盐类,而且盐分浓度较高,对植物生长直接造成抑制作用或危害的土壤,群众则称为盐碱地。盐碱地的土壤盐分在形成过程中比较复杂,盐分组成多样,主要有CO32-、HCO3-、Cl-、SO42-四种阴离子和Ca2+、Mg2+、K+、Na+四种阳离子。一般当土壤表层或者亚表层中的水溶性盐类累积超过0.1%或者0.2%(富含石膏条件下),或者土壤碱化层的碱化度超过5%,该土壤就属于盐碱土的范畴。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有9913万公顷。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居民的主食,目前国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常规水稻是2.45亿亩,而杂交稻的种植面积为2亿亩。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海水稻即为耐盐碱水稻。尽管耐盐碱水稻可以耐受较大的盐碱化浓度,但是,很多盐碱地盐碱化程度非常高,根本无法让植物正常生长。因此如何在盐碱化程度较高的盐碱地内不管盐碱化程度多高,均可直接栽植耐盐碱水稻,并能保证栽植后的水稻秧苗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所以利用人为在盐碱地内设置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即可将耐盐碱水稻从插秧口栽植在栽植钵中,其固根肚为耐盐碱水稻提供正常生长的非盐碱化土壤,固根肚处的渗水孔能够保证耐盐碱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摄取,渗水尖桩则可保证整个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插入水田底部的土壤淤泥中,并保证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上端露出水面,从而达到耐盐碱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生活在非盐碱土壤中又能避免栽植钵外水体中的可溶性盐碱不会渗入耐盐碱水稻根部,从而使得耐盐碱水稻正常生长的目的,发明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如何在盐碱化程度较高的盐碱地内不管盐碱化程度多高,均可直接栽植耐盐碱水稻,并能保证栽植后的水稻秧苗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利用人为在盐碱地内设置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即可将耐盐碱水稻从插秧口栽植在栽植钵中,其固根肚为耐盐碱水稻提供正常生长的非盐碱化土壤,固根肚处的渗水孔能够保证耐盐碱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摄取,渗水尖桩则可保证整个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插入水田底部的土壤淤泥中,并保证耐盐碱水稻种植用阻盐栽植钵上端露出水面,从而达到耐盐碱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生活在非盐碱土壤中又能避免栽植钵外水体中的可溶性盐碱不会渗入耐盐碱水稻根部,从而使得耐盐碱水稻正常生长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3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