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氯高盐废水低温烟气浓缩节能环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0922.0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9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勇 |
主分类号: | C02F1/16 | 分类号: | C02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 11620 | 代理人: | 梁晨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氯高盐 废水 低温 烟气 浓缩 节能 环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氯高盐废水低温烟气浓缩节能环保装置,包括冷凝塔和浓缩塔,二者通过管道相连,冷凝塔包括设置在内部的换热器和冷凝液收集装置,二者通过循环泵连接,浓缩塔包括换热风机、布水器、进气格栅和浓缩循环池,换热风机位于所述浓缩塔的顶部,用于输送空气,布水器位于所述换热风机的下方,布水器的下方设置有进气格栅,进气格栅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储存高氯高盐废水的浓缩循环池,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浓缩循环池,本实用新型可优化全厂用水流程,提高废水回收利用率,提高脱硫、除尘、除雾效率,消减烟羽排放,降低烟气中SO3、溶解盐、有机物等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废水量,为实现废水“零排放”创造有利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氯高盐废水低温烟气浓缩节能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电厂实现废水“零排放”,火力发电厂已有的节水措施、废水处理措施,逐渐显现出局限性,暴露出一些列问题,例如冷却塔浓缩倍率过低不满足节水要求,部分优质水源未能有效回收,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效果不稳定,废水产生量大,导致实现废水“零排放”难度大等。火电厂实现废水“零排放”,迫切需要建立起全厂废水零排放水平衡体系,优化全厂用水流程,提高废水回收利用率,大幅降低废水量,为实现废水“零排放”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湿法脱硫后的烟气中携带的饱和水蒸气量大,当烟气由烟囱排入大气时,由于大气环境温度低,烟气温度下降,烟气中的饱和水蒸气处于过饱和状态,迅速以上述烟气中各种污染物作为凝结核而冷凝析出,形成长长的白色烟羽,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而且这种以烟气中各种污染物作为凝结核而冷凝析出的微细雾滴是雾霾的重要成因。特别是冬季,大气环境温度更低,与烟囱排烟温度温差大,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脱硫后低温烟气的余热对火电厂高氯高盐废水浓缩减量、对脱硫后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回收和烟气污染物减排增效的节能环保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高氯高盐废水低温烟气浓缩节能环保装置,包括冷凝塔和浓缩塔,二者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冷凝塔包括设置在内部的换热器和冷凝液收集装置,二者通过循环泵连接,所述浓缩塔包括换热风机、布水器、进气格栅和浓缩循环池,所述换热风机位于所述浓缩塔的顶部,用于输送空气,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换热风机的下方,所述布水器的下方设置有进气格栅,所述进气格栅用于防止进入的冷空气与高氯高盐废水接触时发生飞溅,所述进气格栅可以水平布置,也可竖向布置,所述进气格栅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储存高氯高盐废水的浓缩循环池,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浓缩循环池。
优选的,所述浓缩循环池通过管道连接浓缩液排出泵,并通过所述浓缩液排出泵定期排出一部分高氯高盐废水浓缩液。
优选的,所述冷凝液收集装置包括出气室、烟管、除雾器、冷凝液喷淋装置、烟水分离室和冷凝液储液区,所述出气室由所述冷凝塔的顶部构成,所述出气室的顶部设置有烟管,所述烟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出气室,且烟管伸出部位的端口为烟气入口,所述烟管伸出部位设置有至少一组冷凝液喷淋装置,所述冷凝液喷淋装置通过烟管的管壁形成固定,并通过循环泵连接所述换热器,所述出气室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除雾器,所述除雾器与所述烟水分离室相连通,所述烟水分离室位于所述冷凝塔的中部,其下部为用于储存冷凝液的冷凝液储液区。
优选的,所述除雾器上方及下方在所述冷凝塔内部还设置了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通过气动阀门或电动阀门控制,实现定期冲洗所述除雾器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包括内循环室和外循环室,所述外循环室内流通冷凝液,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凝液储液区,所述外循环室还通过循环泵连接位于所述烟管内部设置的冷凝液喷淋装置,并通过循环泵将所述内循环室的冷凝液泵出输送到所述冷凝液喷淋装置,用于冷却通过烟管内部的烟气。
优选的,所述外循环室通过管道连接冷凝液排出泵,所述冷凝液排出泵用于定期排出一部分冷凝液至冷凝液综合利用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勇,未经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0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井下安全警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砌块运输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