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拆分机构的多气囊包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9861.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0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勇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F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饶盛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分 机构 气囊 包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拆分机构的多气囊包扎装置,包括弧形板、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皮筋圈,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板的两端相互贴合,两个弧形板的相对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之间设置有拆分机构,两个弧形板的外侧套设有皮筋圈,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弧形板、第四气囊和止血带,两个弧形板可以套在伤员的肢体上,第四气囊充气时可以带动止血带移动并覆盖在伤口上,从而可以有效包扎伤口并进行止血,送气机构移动时可以挤压第三气囊,使得第三气囊内的空气可以被挤压至第四气囊内,此时第四气囊膨胀可以带动止血带包扎伤口,不需要使用外部气筒为第四气囊进行充气,即使气筒损坏第四气囊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拆分机构的多气囊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疗用止血装置,还是人们使用绷带对伤口进行包扎,现有技术中利用气囊,通过对气囊充气让其膨胀使得绑带可以紧致的贴合在伤口处,虽然提高了包扎速度,但是需要外部气筒对气囊充气,如果气筒损坏导致气囊无法使用则绷带的止血效果较差,且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绑带固定住绷带,不仅固定麻烦且绑扎和取下的过程中都容易触动伤口,容易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拆分机构的多气囊包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气囊式绷带需要外部气筒充气,且绑扎和取下容易触动伤口操作麻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拆分机构的多气囊包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拆分机构的多气囊包扎装置,包括弧形板、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皮筋圈,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板的两端相互贴合,两个弧形板的相对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之间设置有拆分机构,两个弧形板的外侧套设有皮筋圈;
所述弧形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气囊,第三气囊的外表面通过第二气管与第四气囊的外表面连通,第四气囊固定连接在弧形板的内壁,第四气囊远离弧形板的一侧面设置有止血带,所述第三气囊的外侧设置有两个送气机构,两个送气机构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送气机构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弧形板正面开设的滑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拆分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凹槽之间的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背面通过第一气管连通有第二气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止血带靠近弧形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魔术贴毛面粘接在魔术贴勾面上,魔术贴勾面固定连接在第四气囊的一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送气机构包括U形杆,U形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U形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橡胶板贴合在第三气囊的正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块的背面的一端套设有硅胶套,硅胶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壁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且凸块设置在限位槽内,且两个限位槽分别开设在滑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弧形板、第四气囊和止血带,两个弧形板可以套在伤员的肢体上,第四气囊充气时可以带动止血带移动并覆盖在伤口上,从而可以有效包扎伤口并进行止血,通过设置第三气囊和送气机构,第三气囊内存储有大量空气,送气机构移动时可以挤压第三气囊,使得第三气囊内的空气可以被挤压至第四气囊内,此时第四气囊膨胀可以带动止血带包扎伤口,不需要使用外部气筒为第四气囊进行充气,即使气筒损坏第四气囊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勇,未经刘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9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