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深度取土的土壤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68231.7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1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邓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深度 土壤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深度取土的土壤检测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底部活动连接有延长筒,延长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土壤检测探头,所述转轴和延长筒的底部均开设有方形孔,所述转轴和延长筒的左右侧均开设有与方形孔连通的卡孔,所述转轴和延长筒的左右侧均开设有与方形孔连通的卡孔。该便于深度取土的土壤检测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土壤检测装置,一般需要将指定位置的土壤放置在检测仪内,或者人工手持检测仪的检测端插入土壤内进行检测,但一般只能检测到地下较浅的土壤,而无法检测到地下深度较深的土壤,因此只能换不同的土壤检测装置来进行检测,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深度取土的土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传统的土壤检测装置,一般需要将指定位置的土壤放置在检测仪内,或者人工手持检测仪的检测端插入土壤内进行检测,但一般只能检测到地下较浅的土壤,而无法检测到地下深度较深的土壤,因此只能换不同的土壤检测装置来进行检测,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会比较的麻烦,降低了土壤检测的工作效率,故而提出了一种便于深度取土的土壤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深度取土的土壤检测装置,具备便于深度取土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土壤检测装置,一般需要将指定位置的土壤放置在检测仪内,或者人工手持检测仪的检测端插入土壤内进行检测,但一般只能检测到地下较浅的土壤,而无法检测到地下深度较深的土壤,因此只能换不同的土壤检测装置来进行检测,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深度取土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深度取土的土壤检测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底部活动连接有延长筒,延长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土壤检测探头,所述转轴和延长筒的底部均开设有方形孔,所述转轴和延长筒的左右侧均开设有与方形孔连通的卡孔,所述延长筒和连接头的顶端左右侧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相邻卡孔内的压头,所述连接头的内左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和伸缩杆,所述第二弹簧和伸缩杆顶部均与左端延伸至固定座上方的复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板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固定座底部的挡板,所述连接头的内腔右侧壁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板下方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左侧固定连接有取样筒,所述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扯块,所述连接头的内腔右侧壁和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和数量为一个的定滑轮,所述拉扯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依次绕过三个所述定滑轮的传动绳,所述传动绳的另一端与复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左侧开设有与取样筒相适配的取样口。
优选的,所述延长筒包括下筒和上筒,上筒固定连接于下筒顶部,下筒呈圆柱形,上筒呈方形,且上筒与方形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底部与连接头的内壁底部抵接,所述取样筒顶部至连接头内壁底部的距离小于复位板顶部至上方定滑轮底部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取样筒左侧至挡板右侧的距离大于取样筒顶部至连接头内壁底部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内部开设有与挡板相适配的滑槽,挡板底部至固定座底部的距离小于复位板顶部至上方定滑轮底部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8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