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67994.X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3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宋宇航;吴昊;徐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17/02;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邢月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所述深基坑两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内壁混凝土防水层,所述深基坑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防水地基,还包括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第三输水管、地上蓄水池、地下渗水槽、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多个连接支撑杆、渗水斜管,每个所述连接支撑杆的一端固接在所述深基坑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水管上,所述第一输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进水孔,所述内壁混凝土防水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渗水孔,所述第一输水管的底部连通于所述地上蓄水池,所述深基坑的底部穿过所述混凝土防水地基设置有所述地下渗水槽,所述地下渗水槽通过所述第二输水管连接于所述地上蓄水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方面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涉及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在需要,基坑和基槽都是用来建筑建筑物的基础的,只是平面形状不同而已,基坑是方形或者比较接近方形,基槽是长条形状的,且有时候比较长,基坑的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基槽的槽底宽度在3米以内,且槽长大于3倍槽宽,深基坑是指开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其中,在开挖深基坑时需要注意加强排水防灌措施,传统的深基坑的排水结构覆盖面积交底,不能彻底将基坑内的水排尽,容易影响基坑的使用安全,且排水结构与支护结构的连接度较低,需要安装的设备较多,较为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基坑排水结构,能够充分将深基坑内部的水分排出,维护深基坑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将排水结构和支撑结构相结合,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所述深基坑两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内壁混凝土防水层,所述深基坑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防水地基,还包括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第三输水管、地上蓄水池、地下渗水槽、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多个连接支撑杆、渗水斜管,每个所述连接支撑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内壁混凝土防水层固接在所述深基坑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水管上,所述第一输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进水孔,所述内壁混凝土防水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渗水孔,所述渗水斜管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第一渗水孔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水管和所述深基坑的侧壁之间,所述渗水斜管与所述连接支撑杆构成三角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输水管的底部均连通于所述地上蓄水池,所述深基坑的底部穿过所述混凝土防水地基设置有所述地下渗水槽,所述地下渗水槽通过所述第二输水管连接于所述地上蓄水池,所述第二输水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深基坑两侧侧壁的顶部,所述第一水泵通过所述第三输水管连通于所述地上蓄水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渗水孔处均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地下渗水槽的顶部均匀设置多个第二渗水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渗水孔上均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三输水管和所述渗水斜管均采用双层支撑管式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地上蓄水池和所述地下渗水槽内均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能够借助地下渗水槽和多组渗水斜管充分将深基坑内部的水分排出,维护深基坑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借助三角支撑结构设置的连接支撑杆和渗水斜管,将排水结构和支撑结构相结合,适用度较高,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程进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7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本体
- 下一篇:一种热处理用真空回火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