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照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67402.4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9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戎 |
| 主分类号: | F21S41/64 | 分类号: | F21S41/64;F21S43/20;F21W107/10;F21W103/20;F21W10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照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前照灯,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一侧与汽车固定连接;一个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一个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光源周围;一个配光镜,所述配光镜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配光镜与所述反射镜形成光源腔,所述配光镜内侧进行配光设计,外侧为光滑面,可以作为汽车前照灯灯壳外罩使用;以及,电致变色薄膜,所述电致变色薄膜覆在所述配光镜上,通过所述电致变色薄膜的导电与否控制其呈现的颜色,从而控制出射光的颜色与形状,使的汽车前照灯照明的同时兼具提醒警示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
背景技术
汽车前照灯又叫前大灯,装于汽车头部两侧,用于夜间行车道路的照明,有两灯制和四灯制之分,汽车的照明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汽车的前照灯一般有白炽、卤素和氙气等类型,目前汽车前照灯仅仅有照明功能,夜晚行车时,远近光切换不及时会导致对方来车司机看不清前方道路,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现有如专利“汽车前照灯”(公开号CN203142500U)中对于远近光的智能切换,采用了红外发射及接收装置,用以控制汽车前照灯的远近光切换,但是对于汽车变道及转向的照明效果及提醒功能并没有太大作用,当夜晚汽车转向时,需要更强的提示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汽车夜晚行驶过程中,汽车前照灯提醒强度不足,同时远光灯的眩光导致行人或来车司机视觉不舒适而容易引发事故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前照灯,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一侧与汽车固定连接;一个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一个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光源周围,所述反射镜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反射镜的对称轴上;一个配光镜,所述配光镜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配光镜与所述反射镜形成光源腔,所述配光镜内侧进行配光设计,外侧为光滑面,可以作为汽车前照灯灯壳外罩使用;以及,电致变色薄膜,所述电致变色薄膜覆在所述配光镜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变色薄膜附着于所述配光镜的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变色薄膜附着于所述配光镜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变色薄膜与汽车远近灯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夜晚会车时,远光灯切换成近光灯后,所述汽车远近灯控制电路使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变为浅黄色,使得来车司机尽可能少地受到眩光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具有一镂空形状,所述镂空形状为左箭头或右箭头。
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变色薄膜与汽车转向灯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汽车转向灯开启时,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导电后变为深色,用于遮挡所述汽车前照灯边缘的光线,使得出射光线形状为箭头形状,在减少眩光影响的同时,投射出向左或者向右的箭头,为前方及后方来车发出本车即将转向或者变道的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具有一镂空形状,所述镂空形状为危险警告图标。
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变色薄膜与汽车双闪灯控制电路相连接,当需要给其他车辆危险警示信号时,所述汽车双闪灯控制电路使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变为红色,同时所述镂空形状部分的出射光线不受影响,前后方司机在安全距离即可注意到本车辆所发出的警示信号,同时在大雾天气使用,也可以做到较强的穿透警示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前照灯,通过采用在配光镜内侧或者外侧覆有电致变色薄膜,并将所述电致变色薄膜与远近光切换控制电路或转向灯控制电路或双闪灯控制电路相连接,并根据不同控制电路所给予的信号,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及效果,具体为:
当与远近光切换控制电路相连接时,从远光灯切换成近光灯时,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导电后变成浅黄色,以减少来车司机所受到的眩光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戎,未经李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7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