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气囊式血液阻断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67371.2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1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余鹏;张静;刘建萍;沈云峰;赖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苏丹 |
| 地址: | 33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缺血 灌注 损伤 气囊 血液 阻断 | ||
一种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气囊式血液阻断带,包括柔性软带,柔性软带底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前后侧之间连接有柔性圆柱体,凹槽中有气囊,气囊包括多个梯形气囊、条形气囊,相邻的梯形气囊连接处设置圆弧面,柔性软带的顶部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通气管,通气管上端连接有压力调控装置,柔性软带顶面左右侧固定连接有捆扎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下部为梯形气囊上部为一个整体的气囊作为阻断件,增压阻断时本实用新型对阻断处的压力更均匀,并且不会出现褶皱夹伤阻断处的危险,在体腔内脏器的外科手术中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阻断处进行压力均衡的压迫与放松,最大限度的降低阻断血流对患者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气囊式血液阻断带。
背景技术
现今,在对体腔内脏器实施外科手术,需要进行血流阻断时,通常要用血管阻断钳或血管阻断带完成,但血管阻断钳截面积小,且血管阻断钳为金属结构,易造成组织损伤并占用手术空间,妨碍手术操作;普通气囊式血流阻断带的使用常常会因为气囊为带状,因此在弯曲时产生褶皱,造成局部受力较大,容易对阻断处造成损伤,而且在对特定阻断处血流阻断时,需要控制压力,部分组织还需要定时放松,普通带状血流阻断带由于捆扎后结构上的不平整褶皱,使得阻断压力难以保持均匀,定时放松时容易出现放松不均匀,从而导致缺血现象,当手术结束、彻底放松阻断带时会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针对上述问题,现设计一种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气囊式血液阻断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气囊式血液阻断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气囊式血液阻断带,包括柔性软带,柔性软带底面开设有沿长度方向的凹槽,凹槽的前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柔性圆柱体,凹槽中放置有气囊,气囊包括上底面朝下的多个梯形气囊、条形气囊,梯形气囊顶部均匀的与条形气囊底面连通,相邻的梯形气囊连接处设置圆弧面,圆弧面将柔性圆柱体包裹,柔性软带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通气管,通气管下端与条形气囊顶部连通,通气管上端连接有压力调控装置,柔性软带顶面左右侧固定连接有捆扎装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气囊式血液阻断带,所述的压力调控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恒压气泵、控制模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气囊式血液阻断带,所述的捆扎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柔性软带顶面右部的绑带,绑带底面开有齿槽,柔性软带顶面左部自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捆扎环、齿面朝上的齿块、捆扎环。
如上所述的一种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气囊式血液阻断带,所述的凹槽左右侧壁与柔性软带底面设置为弧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气囊式血液阻断带,所述的梯形气囊的斜边与竖直线所成角度为360度除以斜边数的数值。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血流阻断时,将阻断处置于柔性软带下部,将柔性软带通过捆扎装置首尾相连,使得气囊将阻断处包覆,梯形气囊的斜边相互贴合,而后压力调控装置向气囊中送气增压,梯形气囊的底面向阻断处施加相同的压力,达到将阻断处血流阻断的目的,柔性圆柱体对气囊的每一段具有固定作用,同时气囊弯曲膨胀时可以将柔性圆柱体挤压,使梯形气囊在弯曲环绕后不会发生较大形变,便于后续充气增压,减压放松时,梯形气囊的底面同步收缩,使阻断处侧壁达到均匀的放松效果,有效减少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一种下部为梯形气囊上部为一个整体的气囊作为阻断件,增压阻断时本实用新型对阻断处的压力更均匀,并且不会出现褶皱夹伤阻断处的危险,在体腔内脏器的外科手术中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阻断处进行压力均衡的压迫与放松,最大限度的降低阻断血流对患者的伤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7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旱两用蹲便器
- 下一篇:一种防水设备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