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载人潜器收放系统的液压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4503.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1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姚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风(上海)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36;F16F9/3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胡国平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载人 潜器收放 系统 液压 阻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载人潜器收放系统的液压阻尼器,涉及液压阻尼器技术领域,包括载人潜器,所述载人潜器上端与伸缩带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带上端设置有收放系统,所述收放系统上端与一号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上端与液压阻尼器外壳下端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滑杆顶端与一号滑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上端外壁套接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上端与一号滑板下端固定连接。该用于载人潜器收放系统的液压阻尼器,通过二号滑杆开启通水孔的程度来自动控制液体通过通水孔所产生的阻尼作用,提高液压阻尼器的适用性,进而提高了液压阻尼器的使用寿命,防止通水孔的长期使用出现损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载人潜器收放系统的液压阻尼器。
背景技术
载人潜器是指具有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潜水装置。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并可以作为潜水人员水下活动的作业基地。载人潜器,特别是深海载人潜器,是海洋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其水平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材料、控制、海洋学等领域的综合科技实力。它可以完成多种复杂任务,包括通过摄像、照相对海底资源进行勘查、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检测等。
现有技术中,现在大多数载人潜器的收放系统中都安装有液压阻尼器,但是普通的液压阻尼器产生的阻尼作用使固定的,使得对于不同重量的载人潜器并不能进行很好的配合,使得需要更换不同的液压阻尼器,这样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载人潜器收放系统的液压阻尼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载人潜器收放系统的液压阻尼器,包括载人潜器,所述载人潜器上端与伸缩带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带上端设置有收放系统,所述收放系统上端与一号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上端与液压阻尼器外壳下端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滑杆顶端与一号滑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上端外壁套接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上端与一号滑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弹簧下端与液压阻尼器外壳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板上开设有通水孔,所述一号滑板左端内壁与固定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右端与二号滑板左端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滑板上下两端与通水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水孔的数量有十二个,且均关于一号滑板中心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二号滑板右端与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右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与转动杆上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下端与二号滑杆左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二号滑杆上端与一号滑板下端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滑杆下端与二号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弹簧下端与三号滑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三号滑板左右两端与一号滑杆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滑板上下两端与通水孔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载人潜器收放系统的液压阻尼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载人潜器收放系统的液压阻尼器,通过设置有十二个通水孔,并且有两个通水孔始终使用而另外十个通水孔处于闭合状态,使得根据不同重量的载人潜器可以带动一号滑杆和二号滑杆进行滑动,进而使得二号滑杆可以带动二号滑板对未使用的十个通水孔进行开启,进而可以达到通过开启通水孔的程度来自动控制液体通过通水孔所产生的阻尼作用,提高液压阻尼器的适用性,进而提高了液压阻尼器的使用寿命,防止通水孔的长期使用出现损坏,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风(上海)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风(上海)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4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植绒装置及其静电植绒输送带
- 下一篇:复合材料车身零部件无尘开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