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新能源光伏板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63819.3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3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珊 |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08B5/04;B08B13/00;H02S40/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远智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6 | 代理人: | 郭莹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新能源 光伏板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新能源光伏板发电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前侧固定嵌设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前侧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底端延伸至底板内部;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位于光伏板前侧,所述清洁刷前侧固定连接有横杆,一种环保型新能源光伏板发电装置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清理机构,气泵工作对光伏板表面进行吸尘工作,同时使得两个轴承座不断带动横杆和清洁刷上下运动,对光伏板表面进行刷动清理,更加方便粘附的粉尘被吸收,提升了光伏板表面的清洁度,光伏板发电效率得到提升,并且在清理过程中,粉尘可同步被吸收清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新能源光伏板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板是光伏发电中最重要的原件,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电流便从P型一边流向N型一边,形成电流;
目前光伏板长期置于外界容易粘附大量粉尘垃圾,影响光伏板对光照的吸收,进而影响其发电效率。
因此,发明一种环保型新能源光伏板发电装置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新能源光伏板发电装置,通过设置清理机构,气泵工作对光伏板表面进行吸尘工作,同时使得两个轴承座不断带动横杆和清洁刷上下运动,对光伏板表面进行刷动清理,更加方便粘附的粉尘被吸收,提升了光伏板表面的清洁度,从而可提高光伏板对太阳光的接受强度,光伏板发电效率得到提升,并且在清理过程中,粉尘可同步被吸收清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更加环保,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板长期置于外界容易粘附大量粉尘垃圾,影响光伏板对光照的吸收,进而影响其发电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新能源光伏板发电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前侧固定嵌设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前侧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底端延伸至底板内部;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位于光伏板前侧,所述清洁刷前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底板前侧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位于光伏板两侧,两个所述支架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分别嵌设在两个限位槽内部,两个所述轴承座内部均套设有往复丝杆,所述底板底部开设有第一空腔和两个第二空腔,两个所述第二空腔分别位于第一空腔两侧,两个所述往复丝杆底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空腔内部,两个所述往复丝杆顶端均延伸至底板顶部,两个所述往复丝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内侧均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内端均延伸至第一空腔内部,两个所述转轴内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后侧均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内部固定套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空腔前后两侧,所述传动轴外侧套设有转动组件,所述底板后侧设有吸尘组件。
优选的,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底板后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进气端延伸至第一空腔内部,所述底座后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后侧嵌设有抽屉,所述箱体前后两侧均固定嵌设有过滤网,两个所述过滤网均位于抽屉顶部,所述气泵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端与箱体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前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罩,所述进气罩位于光伏板底部,所述进气罩前侧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底端延伸至第一空腔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珊,未经陈晓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38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拟煤壁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