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材电池箱框体成型用内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3798.5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1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谈源;吴章玉;钱亚刚;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箱框体 成型 用内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箱成型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材电池箱框体成型用内模装置;内模具,为若干块体组成的框体结构;减重槽,若干所述减重槽分布在所述内模具的内侧,减少所述内模具的重量;所述内模具包括框角模具、顶底模具和侧模具;两所述顶底模具分别设置在成型框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顶底模具两侧均被所述框角模具夹持;两所述侧模具对应设置在所述成型框体内部两侧,所述侧模具两侧均被所述框角模具夹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复材电池箱框体成型用内模装置,采用内模成型技术,框角模具、顶底模具和侧模具三者配合,保证了框体成型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便于复材操作空间和便于脱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箱成型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材电池箱框体成型用内模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箱为地铁列车中的车下吊挂设备,蓄电池箱为安装电池用框架结构,蓄电池箱除了主体框架还需要抽拉电池用的滑轨和活动的检查门等。原金属主框架材质为碳钢,小车、内外轨道、外罩板、箱门及控制箱为不锈钢材质。
其中,蓄电池箱中的部件小框体是通过在模具上铺设预浸料后通过热压罐成型的。小框体结构增强了整体框架的刚度和强度。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外模具成型,这会导致整体框架的刚度和强度不够。且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内模具成型技术往往脱模繁琐,操作不便。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复材电池箱框体成型用内模装置,采用内模成型技术,框角模具、顶底模具和侧模具三者配合,保证了框体成型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便于复材操作空间和便于脱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复材电池箱框体成型用内模装置,采用内模成型技术,框角模具、顶底模具和侧模具三者配合,保证了框体成型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便于复材操作空间和便于脱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
内模具,为若干块体组成的框体结构,用于在成型框体内侧进行成型;
减重槽,若干所述减重槽分布在所述内模具的内侧,减少所述内模具的重量并保证所述内模具热量传递均匀;
其中,所述内模具包括框角模具、顶底模具和侧模具;两所述顶底模具分别设置在成型框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顶底模具两侧均被所述框角模具夹持;两所述侧模具对应设置在所述成型框体内部两侧,所述侧模具两侧均被所述框角模具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框角模具为L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框角模具与所述顶底模具配合处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顶底模具两侧设置的第一凹槽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块设置在所述框角模具侧边的上部;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块位置对应设置,便于脱模。
进一步地,所述框角模具与所述侧模具配合处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侧模具两侧设置的第二凹槽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块设置在所述框角模具侧边的上部;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块位置对应设置,便于脱模。
进一步地,所述框角模具、所述顶底模具和所述侧模具上均设置有延边;若干所述延边相互配合。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采用内模成型技术,框角模具、顶底模具和侧模具三者配合,保证了框体成型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便于复材操作空间和便于脱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37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告布加工用裁剪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刷式的溢油回收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