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刺梨汁生产加工用脱单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3015.3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4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龚超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A23L2/72;A23L2/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561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梨 生产 工用 单宁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刺梨汁生产加工用脱单宁设备,包括分离池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管横向设置于所述分离池顶部一侧,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分离池相连通,所述分离池外部远离所述进料管一侧设置有排液泵,所述排液泵进液端设置有引导管,且所述引导管远离所述排液泵一端向下延伸到所述分离池内部,所述排液泵下方的所述分离池内底部横向贯通有排放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刺梨汁脱单宁分离池底部设置分离沉淀的排废组件,以将脱单宁产生的沉淀与其中混合的刺梨汁进行挤压滤出,并将刺梨汁与沉淀分开排出,以增加分离纯净度,从而改善现有设备存在的刺梨汁浪费问题,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刺梨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梨汁生产加工用脱单宁设备。
背景技术
刺梨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刺梨果实芳香浓郁,但单宁等多酚物质含量较高,一般含量在0.6%~2.2%之间,因而涩味重,过高的单宁含量会对刺梨汁产品的澄清度、风味、色泽等产生不利影响,商品价值降低,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脱单宁操作,目前常用的脱单宁方法包括吸附脱除法、超滤脱除法和明胶脱除法,使用吸附法存在刺梨汁失去色泽和风味等缺陷,超滤法对刺梨汁预处理要求较高,目前多使用明胶脱除法进行脱单宁。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刺梨汁脱单宁设备是将刺梨汁中加入设定含量的明胶溶液,通过明胶与单宁的结合反应以形成明胶-单宁络合物沉淀,从而将单宁除去,现有的此类设备在将脱单宁后刺梨汁排出过程中无法将底层沉淀与刺梨汁分离,造成部分刺梨汁浪费,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刺梨汁生产加工用脱单宁设备,在刺梨汁脱单宁分离池底部设置分离沉淀的排废组件,以将脱单宁产生的沉淀与其中混合的刺梨汁进行挤压滤出,并将刺梨汁与沉淀分开排出,以增加分离纯净度,从而改善现有设备的浪费问题,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刺梨汁生产加工用脱单宁设备,包括分离池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管横向设置于所述分离池顶部一侧,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分离池相连通,所述分离池外部远离所述进料管一侧设置有排液泵,所述排液泵进液端设置有引导管,且所述引导管远离所述排液泵一端向下延伸到所述分离池内部;
所述排液泵下方的所述分离池内底部横向贯通有排放孔,所述分离池外侧设置有封闭该排放孔的排废组件,所述分离池底部设置有支撑所述排废组件横向移动的定位块。
采用上述一种刺梨汁生产加工用脱单宁设备,在使用时,将需要进行脱单宁的刺梨汁通过进料管导入分离池内,根据刺梨汁量向分离池内倒入明胶溶液,通过明胶与单宁两者间多点疏水键和氢键共同作用,形成明胶-单宁络合物沉淀,沉淀在静置过程中逐渐下沉到分离池底部,而后通过所述排液泵配合所述引导管将沉淀上层脱单宁后的刺梨汁抽出,之后将所述挡板向外侧抽拉,以将挡板对过滤网的阻挡封闭作用解除,分离池内沉淀中混合的刺梨汁在所述过滤网的过滤作用下排出到集液斗内,通过集液斗对剩余刺梨汁进行收集,之后通过拉动挡板带动撑杆对刮板进行牵拉,通过刮板将分离池底部沉淀向靠近过滤网方向推移,通过刮板将沉淀挤压于过滤网内侧,从而将沉淀内剩余残留的刺梨汁挤出到集液斗内,之后在所述定位块的支撑下推动拉杆,通过拉动带动沉淀斗和集液斗以及辅助架向外侧移动,以将辅助架内侧过滤网对排放孔内沉淀的阻挡作用解除,从而通过刮板将分离池内沉淀沿排放孔刮出到沉淀斗内,完成沉淀以及残留刺梨汁的分离过程,之后再次进行刺梨汁脱单宁时,将所述集液斗内收集到的刺梨汁通过循环泵以及单向阀再次排入进料管内,实现残留刺梨汁的收集回用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排废组件包括漏斗状沉淀斗,所述沉淀斗底部竖向设置有输出管,且所述输出管与所述沉淀斗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斗远离所述进料管一侧设置有集液斗,所述集液斗与所述沉淀斗顶部相接处竖向设置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为矩形框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3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振动按摩鞋
- 下一篇:一种益生元刺梨汁生产加工用定量投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