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及生物滤塔的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2385.5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0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骆平;张薛龙;赵有生;马效贤;李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恩菲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马贺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污泥 硝化 生物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及生物滤塔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池、预缺氧池、缺氧池、沉淀池、中间池、生物滤塔反应池、出水池。污水经过厌氧、预缺氧、缺氧、沉淀进行反硝化除磷反应,通过沉淀将进水分离,上清液进入滤塔,在提供氧气的情况下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进行总氮深度去除,同时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分解转化去除。解决低碳氮比条件下市政污水深度处理脱氮除磷与COD同时去除的问题;增加厌氧缺氧回流,强化脱氮除磷效果,为反硝化除磷提供了受体,实现易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滤塔将难降解有机物深度降解,调配合理;多种耦合实现低C/N情况下高标准出水要求,具有节能、占地省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及生物滤塔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缺乏及污染严重,促使环保管控不断加强,市政污水高品质水处理是实现污水回用及水资源化的一种途径。而污水高标准处理意味着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成本的增加:如脱氮除磷需要投加足量碳源,而除磷需要增加化学除磷设施、药剂及管理运行费用,以及后续含磷污泥的处置费用,难降解COD的去除需要增加深度COD去除工艺,如高级氧化或其他深度有机物去除技术,因此污水资源化和人们对水环境品质的追求与传统污水处理难以满足要求的矛盾不断加剧,促使传统工艺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而传统污水工艺及技术的提升是实现高品质水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污水提质增效及节能降耗的一种途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及生物滤塔的污水处理系统,改善了市政污水传统处理工艺流程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达到高标准出水要求。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及生物滤塔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预缺氧池、缺氧池、沉淀池、生物滤塔反应池及出水池;
所述厌氧池通过第一污泥回流泵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沉淀池中的反硝化除磷污泥通过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泵回流至所述厌氧池中与污水混合并在反硝化除磷菌作用下进行释磷;
所述沉淀池通过提升泵与所述生物滤塔反应池连接,所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通过所述提升泵进入所述生物滤塔反应池;
所述出水池通过第二污泥回流泵与所述预缺氧池连接,所述生物滤塔反应池排出的硝酸盐通过所述第二污泥回流泵回流至所述预缺氧池,为反硝化除磷提供受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及生物滤塔的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生物滤塔反应池之间的中间池,所述中间池通过所述提升泵与所述生物滤塔反应池连接,所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自流进入所述中间池,所述上清液再通过所述提升泵进入所述生物滤塔反应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及生物滤塔的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内循环泵,所述出水池通过所述内循环泵与所述生物滤塔反应池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厌氧池、预缺氧池及缺氧池内均设置有ORP仪及搅拌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缺氧池内设置碳源投加装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生物滤塔反应池设置污泥排放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厌氧池与所述沉淀池连接的管道上设置用于调整沉淀池污泥回流量的第一阀门,所述出水池与所述预缺氧池连接的管道上设置用于调整硝酸盐回流量的第二阀门,所述出水池与所述生物滤塔反应池连接的管道上设置用于调整滤塔循环量的第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恩菲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恩菲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2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存放家庭安防机器人的便携底座
- 下一篇:一种冲压废料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