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使光缆缆膏保持流动性的添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0209.8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8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奥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江沣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保持 流动性 添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使光缆缆膏保持流动性的添加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板、涂覆板、转杆、紧固栓、涂覆条、涂覆槽、扰动轮等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后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1的前方设有一转杆,转杆的顶端焊接涂覆板,涂覆板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一条板结构的涂覆条,涂覆条上设有左右贯穿的涂覆槽,涂覆槽的入口两侧设有两个扰动轮,涂覆槽出口两侧设有两个擦除轮;所述扰动轮、擦除轮、涂覆条上方覆盖有一封盖形成缆膏盒,缆膏盒通过螺栓固定在涂覆板上,所述缆膏盒上部靠近扰动轮的一侧设有一上窄下阔空壳结构的下料斗,下料斗上部连接一下料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光缆表面缆膏的覆盖完整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通信线材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能使光缆缆膏保持流动性的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光缆是由若干根(芯)光纤(一般从几芯到几千芯)构成的缆心和外护层所组成;光纤与传统的对称铜回路及同轴铜回路相比较,其传输容量大得多;衰耗少;传输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成本低,是当前最有前景的通信传输媒体;它正广泛地用于电信、电力、广播等各部门的信号传输上,将逐步成为未来通信网络的主体;现有光缆一般是由加强件、松套管、阻水缆膏以及外护套组成;由于光缆的渗水性能是光缆环境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保证光缆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光缆的全截面渗水性能,在生产过程中,需在光缆的加强件(铝带)上填充阻水油膏,以保证加强件与套管之间的渗水,从而保证光缆的使用寿命。
根据目前光缆的缆膏填充方式大量采用人工填充或者辅助简单的机械方式进行填充,不但浪费人力和精力,同时也造成缆膏的浪费;更为关键的是不能保障光缆内缆膏填充的均匀性;现有电缆缆膏涂抹装置一般为设备运行装置时处于无没有设置让缆膏保持流动性的扰动装置,无流动性或者流速缓慢的缆膏进行涂覆时,涂覆的缆膏还未达到光缆表面,光缆就被送走,造成光缆表面涂覆不均的现象,同时缆膏盒中容易出现中空、缆膏过多或过少等现象,导致缆膏涂覆中断或者过多、过少等现象;所以现有的技术需要一种能使光缆缆膏保持流动性的添加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光缆缆膏保持流动性的添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使光缆缆膏保持流动性的添加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板、涂覆板、转杆、紧固栓、涂覆条、涂覆槽、扰动轮、第一齿轮、擦除轮、第二齿轮、电机、驱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缆膏盒、下料斗、下料管、横穿间隙、转柄、线孔;所述支撑板为一长条形的金属板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后方焊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有一金属板结构的固定板,所述支撑板的前方设有一上下通孔,通孔内嵌有一转杆,转杆在支撑板内设有一限位环,支撑板内设有供限位环内嵌的限位腔,所述转杆的顶端焊接固定有一金属平板结构的涂覆板,涂覆板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一条板结构的涂覆条,涂覆条平行于涂覆板,涂覆条上设有左右贯穿的涂覆槽,涂覆槽的纵截轮廓中,轮廓底部为抛物线形状,涂覆槽的左侧为入口,右侧为出口,涂覆槽入口两侧通过轴承配合有两个轴杆,两个轴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扰动轮,两个轴杆下端分别固定有两个互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其中一个第一齿轮所配合的轴杆向下延长通过卡键配合有一皮带轮结构的第一从动轮;涂覆槽出口两侧通过轴承配合有两个轴杆,两个轴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擦除轮,两个轴杆下端分别固定有两个互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其中一个第二齿轮所配合的轴杆向下延长通过卡键配合有一皮带轮结构的第二从动轮;所述支撑板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一电机,支撑板上设有供电机的输出端探出的孔位,电机的输出端探出孔位,位于支撑板下方,电机的输出端在支撑板的下方通过卡键固定有一皮带轮结构的驱动轮;驱动轮分别通过两条皮带和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皮带配合连接;所述扰动轮、擦除轮、涂覆条上方覆盖有一封盖形成缆膏盒,缆膏盒通过螺栓固定在涂覆板上,所述缆膏盒上部靠近扰动轮的一侧设有一上窄下阔空壳结构的下料斗,下料斗上部连接一下料管,下料管、下料斗、缆膏盒的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扰动轮上等间距圆周分布有齿状结构的扰动齿,两个扰动轮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涂覆槽纵截面的最大水平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奥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奥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0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音控制空调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式应急通信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