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顶置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59388.3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6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旺文;曾福礼;曾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3/04;H01Q1/32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余榕榕 |
| 地址: | 36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顶置机构,属于天线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天线调节机构、基座和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一端设置在车厢内,液压升降杆另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至少两个天线调节机构绕基座环形均匀设置,所述天线调节机构与基座铰接,相邻的两天线调节机构之间通过张开角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张开角调节装置包括转盘和四根铰接杆,所述四根铰接杆的一端均铰接在转盘靠近外侧的端面上,所述转盘两侧的铰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分别与天线调节机构铰接,所述转盘两端的铰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分别与液压升降杆和基座铰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顶置机构存在的张开角度不足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顶置机构,属于天线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讯系统中,板状天线一般应用于通信距离远,覆盖范围小,目标密度大,频率利用率高的场景,板状天线就好像在天线后面罩一个碗状的反射面,信号只能向前面传递,因此,若过于密集的布置板状天线,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若过少的布置板状天线,则会造成信号的死角。
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1310038416.8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板状天线调节装置,包括立式天线支座、数根抱杆、数块板状天线、数个天线俯仰机构和数个天线摆动机构,数块板状天线直立均布在立式天线支座外周,每块板状天线通过天线俯仰机构与抱杆相连,抱杆下端支撑在立式天线支座底部的下横向延伸板上,天线摆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立式天线支座顶端,包括方位电机、蜗轮减速箱,抱杆上端穿过上横向延伸板和蜗轮减速箱内的轴套,与蜗轮固定连接。
上述参考例和现有技术的顶置机构存在张开角度不足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顶置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顶置机构存在的张开角度不足等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功能顶置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顶置机构,包括天线调节机构、基座和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一端设置在车厢内,液压升降杆另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至少两个天线调节机构绕基座环形均匀设置,所述天线调节机构与基座铰接,相邻的两天线调节机构之间通过张开角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张开角调节装置包括转盘和四根铰接杆,所述四根铰接杆的一端均铰接在转盘靠近外侧的端面上,所述转盘两侧的铰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分别与天线调节机构铰接,所述转盘两端的铰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分别与液压升降杆倒数第二节的顶部和基座铰接,所述倒数第二节指的是液压升降杆上升后的与最高节相邻的一节。
所述天线调节机构包括摇臂和固定杆,所述摇臂一端与基座铰接,摇臂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摇臂远离基座的一端并与摇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所述所述转盘两侧的铰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与所述天线调节机构上的摇臂臂身铰接。
所述转盘两侧的铰接杆铰接在转盘的背面,所述所述转盘两端的铰接杆铰接在转盘的正面。
所述基座和液压升降杆倒数第二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抱箍,所述四根铰接杆分别通过螺钉与转盘、抱箍和摇臂铰接。
所述转盘两侧的铰接杆的铰接点分别位于转盘水平对称线的两侧,所述转盘两端的铰接杆的铰接点分别位于转盘竖直对称线的两侧。
所述车厢内还设置有用于储放导线的馈线盘。
所述基座顶端还设置有微波云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微波云台,增加了顶置机构的功能性;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张开角调节装置,可增大摇臂张开的角度,同时减少了天线信号覆盖范围的重叠,避免了资源浪费;本实用新型通过铰接杆在转盘上铰接点位置的布置,避免了铰接杆相互之间的影响,增加了传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93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