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壳件内流道加工夹具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57801.2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0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糜志豪;唐晨翔;张乐安;刘慧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1/116 | 分类号: | B24B31/116;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壳件 内流 加工 夹具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壳件内流道加工夹具工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壳件内流道加工夹具工装用于夹持开设有内流道的压壳件,内流道包括入流口和连通入流口的环形腔,入流口开设于压壳件的一端,环形腔开设于压壳件的另一端,环形腔上设有沿环形腔周向设置的环形口。该工装包括开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夹具体和开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夹具体。压壳件设有入流口的一端能插接并固定于第一通孔内,使入流口连通加工装置上的磨粒流的灌注口;第二夹具体连接压壳件设有环形腔的一端,且第二通孔连通环形口,用于限定磨粒流流出的位置。该工装能够灵活完成多种压壳件的通孔内加工操作,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壳件内流道加工夹具工装。
背景技术
压壳类工件的内流道是工业模具、航空航天、大型装备、高速运转设备中常用的液体循环结构,3D打印技术的发展更加丰富了内流道在工业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是3D打印技术中常用来成形金属结构件的一种快速制造技术,通过逐层熔化凝固金属粉末成形金属零件或组件,突破了传统的金属机械加工技术不能成行异形结构的金属件,尤其在成形带有内流道的金属压壳类工件,3D打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内流道尤其是随型内流道在工业工件中的应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使用效果,对内流道的表面质量具有特定的要求,并且工作过程中内流道因为流体的运动需要承受一定的内部压力,不能存在任何凸起,因而在含内流道工件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磨粒流抛光,内流道往往呈螺旋式结构的,抛光过程中需要夹具固定并连通内流道。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件特点定制夹具。现有的定制夹具大都由压板、垫块、螺钉以及固定装置等组成,组件数量多且实际操作较繁琐,安装困难。尤其是高压力磨粒流抛光时,需要用可靠的结构固定,大量组件易因夹具强度不够而导致夹具损坏、零件脱落等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壳件内流道加工夹具工装,以解决夹具结构复杂、拆装繁琐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壳件内流道加工夹具工装,用于夹持开设有内流道的压壳件,所述内流道包括入流口和连通所述入流口的环形腔,所述入流口开设于所述压壳件的一端,所述环形腔开设于所述压壳件的另一端,所述环形腔上设有沿所述环形腔周向设置的环形口,包括第一夹具体和第二夹具体。所述第一夹具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压壳件设有所述入流口的一端能插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使所述入流口连通加工装置上的磨粒流的灌注口;所述第二夹具体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夹具体连接所述压壳件设有所述环形腔的一端,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环形口,用于限定所述磨粒流流出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夹具体包括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包括多个定位片,所述定位片边缘开设有能拼接成所述第一通孔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中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凸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用于抵接所述压壳件设有所述入流口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具体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底板用于安装于所述加工装置上,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加工装置上的磨粒流的灌注口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设置于所述底板中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具体上还开设有定位孔,定位件穿设所述定位孔连接所述压壳件。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螺钉,所述螺钉螺接于所述压壳件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压壳件上开设有不与所述内流道连通的压壳件孔,所述螺栓穿设所述定位孔和压壳件孔螺接所述螺母。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为沿所述第二夹具体中心周向设置的弧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7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矿山机械作业支撑平台
- 下一篇:运动平台位置反馈机构及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