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b形克氏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56951.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7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瑞;邵晨婧;李海啸;曹三利;孙术华;潘伟;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2 | 分类号: | A61B17/82;A61B17/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田鸿儒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克氏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形克氏针,包括近端、b形端、干部,所述近端设在所述干部的上端,且所述近端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方向,所述b形端设在所述干部的下端。采用b形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以对抗克氏针受到向近端方向的拔出力,同时让张力带通过b形端的孔,克氏针、张力带一体化,解决术后膝关节活动时股四头肌反复牵拉使克氏针受到向近端方向的拔出力而向近端移位松脱,进而使张力带脱套、内固定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b形克氏针。
背景技术
髌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骨折后伸膝装置断裂及髌股关节失配,严重影响膝关节运动功能。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恢复髌骨平整的关节面,能够坚强固定,实现早期活动。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AO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是治疗髌骨骨折简单有效的经典方法。它使骨折两端张力转化成对骨折的压力,使骨折块维持复位促进骨折愈合临床效果佳。但在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克氏针松动滑脱,张力带脱套、内固定失效而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主要是因为术后膝关节活动时股四头肌反复牵拉使克氏针受到向近端方向的拔出力而向近端移位松脱,进而张力带脱套、内固定失效。因此有必要改进克氏针结构,即提出一种b形克氏针,将传统克氏针术中临时改造成b形克氏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b形克氏针,包括:近端、b形端、干部,所述近端设在所述干部的上端,且所述近端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方向,所述b形端设在所述干部的下端。
优选的是,所述b形端是由所述干部的下端折弯360度后继续折弯90度形成的螺旋状,所述干部的上端折弯90度后形成所述近端。
优选的是,所述b形端螺旋状的中心设有孔。
优选的是,所述b形端螺旋状的外周均为弧形。
优选的是,所述近端、所述干部、所述b形端均由钛合金材料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b形克氏针通过b形端的弧形部分接触骨质,同时避免刺激软组织引起疼痛;采用b形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以对抗克氏针受到向近端方向的拔出力,同时让张力带通过b形端的孔,将克氏针、张力带一体化,解决术后膝关节活动时股四头肌反复牵拉使克氏针受到向近端方向的拔出力而向近端移位松脱,进而使张力带脱套、内固定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一种b形克氏针,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b形克氏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b形克氏针的b形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b形克氏针的实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近端,2干部,3b形端,4孔,g髌骨,z骨折缝隙,t钛缆绳,d股骨远端,e胫骨近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空总医院,未经航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6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径风电塔筒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加工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