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光开关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56197.1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0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开关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模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光开关装置及系统;所述光开关装置包括具有1×16端口的MEMS光开关以及至少一个具有1×2端口的机械光开关,所述机械光开关与所述MEMS光开光连接,以形成16+N的多端口组合光开关,其中,N为整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组合光开光装置及系统,实现了16+1端口或者更多端口的光开关功能,以满足光电模块的整体功能需求,并且,通过机械光开关与MEMS光开关的结合,就可获取具有较多端口的光开关,较常规级联的单一机械光开关或更多端口的MEMS光开关来说,其不仅可靠性高、综合成本较低,还可以满足光电模块小型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模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光开关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电模块中,常用的光开关包括基于继电器的机械光开关、也有基于MEMS原理的MEMS光开关,两种光开关的控制原理不同,机械光开关常用的是1x2和2x2端口型号,MEMS光开关常用的是1×8端口和1×16端口型号,若光模块产品存在需要较多切换通道时,一般存在以下方案:
1、通过将多个继电器组合在一起做成一个集成式的机械光开关,该方案的制造难度非常大且可靠性不高。
2、将多个独立1x2机械光开关进行级联组合,该方案会使得级联组合后的光开关的体积非常大,不满足光电模块的小型化设计需要。
3、采用MEMS光开关,MEMS光开关从成本和性能综合角度考虑,通常是8端口或16端口,若进一步开发端口数更多的MEMS光开关产品,其制作难度和成本也会大幅上涨。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光电模块产品已然存在17端口的光开关需求,并且需要光开关部分占用光电模块内部的空间尽量的少,传统的单一类型光开关型号选择已不能达到质量可靠、体积小、成本低的预期效果。
因此,设计一种组合光开关装置及系统对本领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光开关装置及系统,克服了现有光开关无法满足更多端口需求,或者在满足更多端口需求的同时具有体积较大、可靠性低且成本高昂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合光开关装置,其优选方案在于:所述光开关装置包括具有1×16端口的MEMS光开关以及至少一个具有1×2端口的机械光开关,所述机械光开关与所述MEMS光开光连接,以形成16+N的多端口组合光开关,其中,N为整数。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光开关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控制及选择多端口组合光开关中任一端口启用的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MEMS光开关以及机械光开关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MEMS光开光的16个端口中设置有一虚拟端口,所述MEMS光开关切换至所述虚拟端口以切断所有端口中的光信号。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机械光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MEMS光开关中除虚拟端口以外的任一端口连接,以扩展组合光开关的端口数量。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MEMS光开关还包括一COM接口,所述 MEMS光开关通过COM接口接收光信号。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光开关装置包括一具有1×16端口的 MEMS光开关以及一具有1×2端口的机械光开关,所述机械光开关与所述MEMS光开关连接,以形成16+1的多端口组合光开关。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MEMS光开关的COM接口与所述机械光开光的任一端口连接,以接收机械光开关端口中的光信号,并形成 16+1的多端口组合光开关。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主控板预设有用于控制组合光开关中各端口功能的默认值和指令。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MEMS光开关和所述机械光开关均通过焊接与主控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61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