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件式土壤氨挥发原位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53846.2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0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施卫明;闵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土壤 挥发 原位 监测 装置 | ||
一种组件式土壤氨挥发原位监测装置,属于土壤原位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若干组空气收集装置和与之连接的样品吸收瓶、缓冲瓶和真空泵,每组空气收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换气杆、空气交换室、转子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件式土壤氨挥发原位监测装置,可以在不增加田间试验工作量的前提下降低重复试验小区的数据偏差,提高土壤氨挥发监测结果的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原位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件式土壤氨挥发原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氨挥发一般是指由于农业种植活动引起的氨从农田土壤表面或田面水上表层逸散至空气中的过程。土壤氨挥发会造成农田中施用氮肥的大量损失。研究显示,不同土壤类型和环境条件下,氮肥施用后的氨挥发损失在5%-40%之间。氮肥的氨挥发损失不仅降低了氮肥的利用率,还造成了空气污染,显著影响了生态系统氮素循环过程。
目前,研究中较为常用的农田土壤氨挥发监测方法有密闭室间歇抽气法和通气式海绵吸收法。密闭室间歇抽气法以真空泵作为动力源,在测试时对密闭测试区域内的空气进行主动交换,并通过硼酸或硫酸等酸性溶液作为氨吸收液,达到定量测试挥发性氨的目的。通气式海绵吸收法结构更为简单,直接采用两端开放的硬质PVC管,一端插入待测区域的土壤,另一端安装与PVC管直径相匹配的吸收海绵对土壤挥发出的氨气进行吸收并测定。这两种监测方法对监测区域的面积没有要求,使用便捷,广泛应用于多小区试验。但在试验中,这两种方法监测的土壤面积均较小,仅为0.02-0.04 m2,而一般的农田施肥方式很难保证在如此小的面积上均匀施肥,因此,研究中的重复试验小区或一个小区的重复监测结果常常出现较大的偏差,严重影响了试验的可信度。而在同一试验小区内设置多套监测装置进行重复测试又会大大增加试验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件式土壤氨挥发原位监测装置,可以在不增加田间试验工作量的前提下降低重复试验小区的数据偏差,提高土壤氨挥发监测结果的可信度。
技术方案:一种组件式土壤氨挥发原位监测装置,包括若干组空气收集装置、样品吸收瓶、缓冲瓶和真空泵,每组空气收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换气杆、空气交换室、转子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所述空气交换室为底端开口、顶端开有两个通气孔的中空腔体,空气交换室底端开口端与待测土壤密封接触,所述换气杆顶端伸出地面,底端与空气交换室顶部一个通气孔管道连接,空气交换室顶部另一个通气孔与转子流量计连接,若干组空气收集装置并联后汇集成一路管道与样品吸收瓶进气口连接,样品吸收瓶出气口通过缓冲瓶与真空泵管道连接,所述样品吸收瓶包括瓶塞、吸收瓶体、吸收液和两个L形通气管,所述吸收液设于吸收瓶体内,所述瓶塞与吸收瓶体瓶口活动密封连接,两个L形通气管底端穿过瓶塞深入吸收瓶体内,且一个L形通气管底端靠近吸收瓶体底部且浸没于吸收液中,另一个L形通气管靠近吸收瓶体顶部且与吸收液不接触,靠近玻璃瓶底部的L形通气管顶端为样品吸收瓶进气口,靠近吸收瓶体顶部的L形通气管顶端为样品吸收瓶出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转子流量计为玻璃转子流量计,测量范围为0-240 L/min。
作为优选,所述换气管为PVC管,伸出地面部分长度为1-2.5 m,内径为20 mm。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泵为微型真空泵,抽气速度为60-240 L/min。
作为优选,包括2-10组空气收集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交换室开口端通过水封或者插入待测土壤深度5 cm与待测土壤密封接触。
有益效果:本新型所述组件式土壤氨挥发原位监测装置,在同一小区内设施多个空气交换室和相应的换气杆、调节阀,增加了土壤氨挥发监测的面积,更易获得稳定的试验结果。同时每小区的样品数仍保持为1个,并未增加样品测试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3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门机控制器元件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金银线双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