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对口间隙的外对口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51607.3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01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新;才建;郭守德;李子南;丁峰;李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金凤;赵燕力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对口 间隙 口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对口间隙的外对口器,其包括本体和调节组件,本体包括第一半环压圈和第二半环压圈,第一半环压圈和第二半环压圈均具有多个沿本体的周向均布的压板,且各压板沿本体的径向向内延伸;调节组件包括至少四个调节楔块,每个调节楔块包括能拆装的与压板相接的连接部和能插入管道的对口间隙内的调节部,调节部包括沿本体的径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段、第二调节段和第三调节段,第一调节段的厚度小于第二调节段的厚度,第二调节段的厚度小于第三调节段的厚度,第三调节段与连接部相接。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对口间隙的外对口器,有效提高了管道对口效率,大大了缩短管道组对时间,且调节楔块能够适用于不同对口间隙的制作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储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对口间隙的外对口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外对口器通常采用两个半圆分瓣式结构,两个半圆分瓣式结构的一端为通过销轴连接的铰接端,另一端为通过千斤顶和挂套连接的锁紧端;在每个半圆分瓣式结构上均匀设有8个或12个沿径向设置的压铁,每个压铁均用一个螺栓来调节压铁沿径向偏差;轴向间隙没有调整装置,只能靠操作人员的经验去调整。
该外对口器工作原理:利用两个半圆分瓣式结构把要组对的两个管口处包住,先人工调对口间隙,再调整压铁螺栓进行微调,调整径向偏差。
但是,在实际组对时,该外对口器存在以下缺点:1、因外对口器比较笨重,需要起重设备吊装配合作业;2、径向调整螺栓较多,轴向没有调整装置,往往对一道焊口需要调节2小时,耗时较长,不利于维抢修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大缩短管道组对时间的可调对口间隙的外对口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对口间隙的外对口器,其包括:
本体,其包括能对接呈环状的第一半环压圈和第二半环压圈,所述第一半环压圈和所述第二半环压圈均具有多个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均布的压板,且各所述压板沿所述本体的径向向内延伸;
调节组件,其包括至少四个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均布的调节楔块,每个所述调节楔块包括能拆装的与所述压板相接的连接部和能插入管道的对口间隙内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沿所述本体的径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段、第二调节段和第三调节段,所述第一调节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调节段的厚度,所述第二调节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调节段的厚度,所述第三调节段与所述连接部相接。
如上所述的可调对口间隙的外对口器,其中,所述压板的延伸端的中部设有豁口,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豁口的一侧。
如上所述的可调对口间隙的外对口器,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外部套接有安装套,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压板相接。
如上所述的可调对口间隙的外对口器,其中,所述安装套上设有一安装孔,所述连接部上沿所述本体的径向开设有三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孔,各所述连接孔能分别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连通,通过一螺栓贯穿对应连通的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套相接;
其中,在邻近所述调节部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连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调节段能插入所述管道的对口间隙内;
在位于中间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连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调节段能插入所述管道的对口间隙内;
在远离所述调节部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连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三调节段能插入所述管道的对口间隙内。
如上所述的可调对口间隙的外对口器,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段的厚度为1mm,所述第二调节段的厚度为2mm,所述第三调节段的厚度为3.5mm。
如上所述的可调对口间隙的外对口器,其中,所述第一半环压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环压圈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半环压圈的第二端通过锁紧装置能分离的与所述第二半环压圈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1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