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增加接触面积的端子及端子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50180.5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2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何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费诺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11;H01R13/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琦炜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增加 接触 面积 端子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在电连接器技术领域,为能够在增加接触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端子插接的稳定性,公开了一种能够增加接触面积的端子,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套筒,设置在第一基座上;导电柱,设置在第一基座上,导电柱位于第一套筒径向的内侧,导电柱和第一套筒内壁之间具有插槽;第一卡持件,设置在导电柱侧壁或第一套筒内壁上;导电柱侧壁和第一套筒侧壁均能够导电;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增加接触面积的端子,能够在增加接触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端子插接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端子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增加接触面积的端子及一种端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连接端子也可以称为插头/插座,是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连接和信号传递的基础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在电力传输过程当中,端子的负载能力与两个端子之间导电部分的接触面积息息相关,而导电部分的接触面积过大,往往又会导致端子体积过大。
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一种端子,例如同轴设置的多层套筒相互套合,利用套筒的侧壁面进行电流传输,用以扩大导电部分的接触面积,为了保证端子能够顺利插入,两个端子的套筒之间需要有一定间隙,致使两个端子插接后稳定性不足,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增加接触面积的端子,能够在增加接触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端子插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能够增加接触面积的端子,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套筒,设置在第一基座上;导电柱,设置在第一基座上,导电柱位于第一套筒径向的内侧,导电柱和第一套筒内壁之间具有插槽;第一卡持件,设置在导电柱侧壁或第一套筒内壁上;导电柱侧壁和第一套筒侧壁均能够导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第一卡持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套筒内壁上的弹性格栅,弹性格栅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套筒轴线的夹角小于9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弹性格栅自两端向中部朝第一套筒的轴心方向逐渐突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第一卡持件包括设置在导电柱侧壁上的弹性格栅,弹性格栅两端的连线与第一套筒轴线的夹角小于9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弹性格栅自两端向中部背离第一套筒的轴心方向逐渐突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能够增加接触面积的端子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的第一接头,第一接头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基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第一基座上设置有多个同心设置的第一套筒,相邻两个第一套筒之间具有插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第一套筒外壁上设置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端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端子,第一端子为上述的能够增加接触面积的端子;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基座;第二套筒,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第二套筒插入插槽,第一卡持件抵接第二套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第二端子包括设置在第二套筒内壁的第二卡持件,第二卡持件抵接导电柱。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增加接触面积的端子,在进行端子连接时,可以将第二套筒插入导电柱和第一套筒内壁之间的插槽当中,使得第一卡持件能够对第二套筒进行卡持,此时第二套筒的外壁与第一套筒内壁之间以及第二套筒与导电柱之间均可导电,导电面积大大增加,同时当第二套筒插入以后,第一卡持件能够卡柱第二套筒,减少第二套筒和第一套筒之间的相对晃动,有效增加端子插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费诺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未经安费诺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0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