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脊柱术后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49552.2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1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松山;王一公;刘伟;菅炎鹏;赵少华;刘伟杰;张凡;樊骏;邵欣慰;梁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松山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F5/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脊柱 术后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术后保护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由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且连接板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可以调整位置适应不同身高的病人,两个第四支撑板可以调整相互之间的距离,使骨科脊柱术后保护装置不会脱落或者挤压病人的肩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脊柱术后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在骨科手术后需要用到脊椎固定装置对患者的腰椎进行固定,便于患者的恢复;
现有的脊椎固定装置各部件固定,不能根据病人身高的不同灵活的调节各部件的位置,不方便对整个脊椎进行保护,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且由于病人的肩宽不同,使得现有的脊椎固定装置在病人使用时会面临不合身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骨科脊柱术后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脊柱术后保护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由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且连接板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且连接件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均匀排列的螺纹通孔,所述连接板一侧分别对应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处设置有螺栓,且螺栓贯穿通孔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凹槽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且推块与第四支撑板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固定槽,且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槽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设置有透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松紧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松紧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为弹性树脂材料并贴合人体背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松山,未经徐松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9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镂空立体窗帘面料
- 下一篇:一种用于密封垫的裁剪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