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9123.5 | 申请日: | 202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2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家伟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9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后盖,所述后盖设有若干触点,所述触点分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后盖应用于使用压电陶瓷振子的压电泵、流体波动装置等流体机械装置,所述后盖与所述压电陶瓷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减少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所述压电陶瓷振子的动能更高效的传递给通过所述流体机械装置中的流体,使得所述压电陶瓷振子可以降压使用,延长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振动领域,是一种提高压电陶瓷动能传递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压电陶瓷振子在各行业中的运用日渐广泛,但压电陶瓷振子仍存在寿命较短的弊端,通过改进压电陶瓷振子的外壳结构来提高压电陶瓷振子动能传递效率,可以在达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压电陶瓷振子的使用电压,延长压电陶瓷振子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一种或几种缺陷,提供一种更符合力学特性的装置,提高压电陶瓷振子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盖,所述后盖设有若干触点。
所述触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
所述触点分布在同一圆周上。
用于流体机械装置的压电陶瓷振子一般为圆形,由压电陶瓷层和金属基板层组成,所述金属基板的直径比所述压电陶瓷层的直径大,现有的压电泵和流体波动装置等流体机械的后盖都采用环形牙将所述金属基板外沿紧固在所述流体机械装置上,所述环型牙和所述金属基板外沿的接触面呈圆环型,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所述压电陶瓷振子在电信号的驱动下沿其轴向的两个方向交替产生微小的球面化形变,所述金属基板与所述环形牙的接触面存在相互摩擦,由于二者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这种摩擦使压电陶瓷振子的部分动能转移至所述后盖,另外,所述流体机械装置装配时,其后盖通过螺丝或者粘接紧固,不能保证各向受力完全均衡,后盖上的环形牙产生微小弹性形变,致使所述后盖的环形牙的某些部分未与所述金属基板接触,存在微小空隙,所述压电陶瓷振子往复形变时,所述金属基板和所述环形牙在所述空隙处将产生往复碰撞,形成阻尼效应,削弱所述压电陶瓷振子的动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盖采用若干触点来替代环形牙,与所述压电振子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少,有效抑制了所述压电陶瓷振子与所述后盖的相互摩擦,减少了所述压电陶瓷振子动能的损失,此外由于所述后盖只有所述若干触点接触所述压电陶瓷振子,所述后盖其余位置与所述压电陶瓷振子均保持较大距离,远大于压电陶瓷振子振动时产生的形变位移,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盖不会与所述压电陶瓷振子相互碰撞形成阻尼效应,避免了所述压电陶瓷振子动能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盖应用于使用压电陶瓷振子(即压电陶瓷换能片)的流体机械装置,能提高所述压电陶瓷振子的动能传递效率,使所述压电陶瓷振子的动能更高效的传递给通过所述流体机械装置中的流体。目前应用于流体机械领域的压电陶瓷振子在其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寿命均不理想,通过优化后盖结构来提升压电陶瓷振子的工作效率,进而降低工作电压,对延长压电陶瓷振子的工作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意图;
图2为图1所述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后盖,2-触点,3-振子,4-压电陶瓷层,5-金属基板,6-密封圈,7-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家伟,未经肖家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9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