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48119.7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2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董琴;潘杰;韩柳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04;E04D13/064;E04D13/08;E03F5/10;E03F5/14;E03F5/22;A01G2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屋顶 海绵 园林 雨水 收集 循环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涉及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的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设置在建筑上的集水管、设置在建筑侧面上的过滤箱、设置在过滤箱内的过滤网板以及设置在建筑下方且用于对雨水密封保存的蓄水箱,蓄水箱与过滤箱相连通,集水管一端与屋顶连通、另一端与过滤箱相连通,蓄水箱上设有循环组件;雨水落在屋顶上后,雨水在屋顶上滑动而进入集水管内,再进入过滤箱内,过滤网板滞留雨水中含有的杂物,雨水再进入蓄水箱内密封保存,再通过循环组件将蓄水箱内的雨水循环利用,以此将蓄水箱内雨水流动,降低雨水在蓄水箱内发生变质的可能性,有利于循环组件持续对蓄水箱内的雨水进行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绿化浇灌以及道路清理等等,都需要大量用水,为了缓解城市的用水压力,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储存,根据对雨水进行处理后再输送出去,以供城市建设使用,同时还可以减缓城市的排水压力。
授权公告号为CN2081840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屋顶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屋顶的女儿墙和设置在建筑外壁上的排水管,女儿墙上设有排水口,排水管通过排水口与女儿墙内相连通,排水管远离女儿墙的一端设有防护结构,防护结构下方设有集水箱,集水箱顶部敞开。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雨水落在女儿墙内,再通过排水口进入排水管内,通过排水管进入集水箱内,但是集水箱内的雨水容易挥发,导致雨水难以在集水箱内长期存储,雨水的循环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雨水难以循环利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建筑屋顶海绵园林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建筑上的集水管、设置在建筑侧面上的过滤箱、设置在过滤箱内的过滤网板以及设置在建筑下方且用于对雨水密封保存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与所述过滤箱相连通,所述集水管一端与屋顶连通、另一端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蓄水箱上设有用于对蓄水箱内雨水进行循环利用的循环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落在屋顶上后,雨水在屋顶上滑动而进入集水管内,再进入过滤箱内,过滤网板滞留雨水中含有的杂物,雨水再进入蓄水箱内密封保存,再通过循环组件将蓄水箱内的雨水循环利用,以此将蓄水箱内雨水流动,降低雨水在蓄水箱内发生变质的可能性,有利于循环组件持续对蓄水箱内的雨水进行循环利用。
可选的,所述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蓄水箱外的循环箱和设置在循环箱上的循环水泵,所述循环箱上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远离循环箱的一端与所述蓄水箱相连通,所述循环箱内设有用于根据循环箱内液面高低启闭循环管的启闭件,所述循环水泵的抽水口与所述循环箱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处设有输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循环箱内水位降低时,启闭件打开循环管,蓄水箱内的水流自动进入循环箱内,循环箱内液面上升后,启闭件封闭循环管,从而封闭蓄水箱,再启动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将循环箱内的雨水抽出,通过输水管送出,即可完成雨水的输出。
可选的,所述启闭件包括插设在循环管内的封柱,所述封柱的外侧壁与所述循环管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封柱上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远离封柱的一端与所述循环管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面下降时,封柱依靠自重和限位弹簧的推力而滑落,当封柱与循环管分离后,自动打开循环管,当液面上升时,封柱收到浮力上移,封柱挤压限位弹簧发生压缩形变,封柱从而插入循环管内封闭循环管。
可选的,所述封柱端壁上设有浮球,所述浮球远离所述限位弹簧一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面上升时,浮球增加封柱与雨水的接触面积,方便封柱顺利插入循环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8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艾灸仪用治疗头
 - 下一篇:一种牡丹种植防风用固定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