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装置、体外回收线固定装置和支架医疗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7752.4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4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美;益婷婷;施瑞华;韦建宇;沈正华;冯明浩;冷德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F2/95;A61F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张栋栋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装置 体外 回收 支架 医疗器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定装置、体外回收线固定装置和支架医疗器械。一种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粘贴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粘贴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体外回收线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该固定装置能够调整体外回收线在使用者体外的外露长度,且能够降低固定难度,并能够对体外回收线的张力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降低使用者的不适感,在提高外形的美观度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生活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定装置、体外回收线固定装置和支架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食管支架广泛应用于解决临床上各种原因导致的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等病症,对于这其中的多数病例,需要选择安置覆膜食管支架待狭窄缓解、瘘口愈合或下一步措施时取出支架以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覆膜支架不能长期牢固的固定在食管上,特别是对于良性患者,当病症缓解,食道狭窄消除后,支架容易发生移位,甚至掉入胃腔、肠腔,从而影响支架治疗效果,甚至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所以支架上一般留有体外回收线,经口或经鼻牵拉,以防止支架移位或掉落。直到病人食管狭窄解除或瘘口愈合后将支架取出,一般放置周期1-2月不等;而临床上一般将体外回收线用胶布贴固于患者鼻翼、面颊、耳部以达到固定目的。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病人会有咽喉不适感,鼻翼、耳周的皮肤破损,进食时疼痛及不适更加明显,生活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体外回收线固定装置和支架医疗器械,其能够降低体外回收线的固定难度,并能够对体外回收线的张力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降低使用者的不适感,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生活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粘贴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与粘贴件连接,第二连接件用于与体外回收线的近端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卡接、插拔或螺纹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包括安装盘以及转动支架;
安装盘与第一连接件连接,转动支架转动连接于安装盘,体外回收线的近端绕接于转动支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盘上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与转动支架连接以限制转动支架相对于安装盘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动支架在安装盘上的转动连接处与限位部间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还包括与安装盘连接的卡环;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柱以及设置于连接柱的外周面的卡槽;安装盘的底面设置有通孔;
连接柱穿过通孔后,卡槽与卡环卡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与粘贴件可拆卸地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粘贴件为明胶贴,明胶贴具备与患者的颈部或患者的面部相适应的形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明胶贴为多边形、圆弧形、水滴形、葫芦形或蝴蝶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外回收线固定装置,体外回收线固定装置包括软管以及上述的固定装置;
软管的近端与粘贴件连接,软管套设于体外回收线外,且软管的远端用于伸入患者的体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软管的延伸方向,软管的外周面设置有长度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未经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77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衰减器阵列
- 下一篇:一种螺旋箍筋固定导向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