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外把手安装板、车门外板总成、车门总成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47094.9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1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詹志城;纪楠;解明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E05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王丽娜 |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把手 安装 总成 车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门外把手安装板、车门外板总成、车门总成及车辆;所述车门外把手安装板包括用于固定在车门外板(10)上的安装板本体(201);所述安装板本体(201)上形成有用于容纳车门外把手(30)的车门把手第一安装过孔(21)。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在满足车门把手的安装尺寸要求和强度要求的同时又能实现车门轻量化,同时可以缩短车门外把手与车门外板之间匹配的尺寸链,更好的控制隐藏式车门外把手的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门外把手安装板、车门外板总成、车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隐藏式车门把手是一种新兴的车门把手,关闭状态其隐藏于车门外板之中与车门外板平齐,操作时可自动或手动操作伸出把手以打开车门;这种把手外观良好、造型新颖且可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风阻。但由于隐藏式车门把手结构复杂、重量大,若和传统的把手一样直接安装在车门外板上,频繁操作车门把手将会导致车门外板变形,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安装结构以防止车门外板变形的情形发生,如果通过加强外水切加强板并在其上固定隐藏式车门把手,这种安装方式由于外水切加强板先与车门内板连接,然后将车门外板与包含外水切加强板的车门内板总成连接,这样隐藏式车门把手与车门外板没有直接连接,隐藏式车门把手与车门外板之间尺寸链较长,因而隐藏式车门把手与车门外板之间的间隙面差不好控制,该间隙面差如果控制不好对整个车门的外观有很大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隐藏式车门外把手安装结构,使隐藏式车门把手通过车门外把手安装板与车门外板固定,从而减少车门外把手与车门外板之间匹配的尺寸链,更好的控制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隐藏式车门把手与车门外板之间尺寸链较长,影响车辆外观的问题。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安装板。该车门外把手安装板既能满足车门把手的安装尺寸要求和强度要求又能实现车门轻量化,同时可以缩短车门外把手与车门外板之间匹配的尺寸链,更好的控制隐藏式车门外把手的外观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安装板,该车门外把手安装板包括用于固定在车门外板上的安装板本体;安装板本体上形成有用于容纳车门外把手的车门把手第一安装过孔。
进一步的,安装板本体上形成有用于在车门外把手安装板与车门外板安装时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的,定位结构包括形成在安装板本体上且分布于同一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
进一步的,第一定位孔设置为圆孔,第二定位孔设置为长圆孔;第二定位孔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为与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的中心连线一致。
进一步的,第三定位孔设置为圆孔,第三定位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和/或,第二定位孔的宽度等于第一定位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车门外把手安装板包括沿安装板本体外周连续分布并形成闭合环状结构的翻边结构以增强车门外把手安装板的抗变形能力。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门外板总成,该车门外板总成包括车门外板和以上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安装板,车门外把手安装板可拆卸地固接车门外板。
进一步的,车门外板总成包括车门外把手,车门外板上具有车门外把手第二安装过孔,车门外把手包括车门把手本体和安装在车门把手本体上的操作部;操作部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操作部从车门外板朝向车门外把手安装板的第一表面向远离车门外把手安装板的第二表面伸出,在第二状态,操作部隐藏在车门外把手第二安装过孔中。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门总成,该车门总成包括车门内板和以上所述的车门外板总成,其中,车门内板固定在车门外板总成上,车门外把手安装板位于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之间。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车门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70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