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台式电磁炒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2928.7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2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江南盛达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F24C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式 电磁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台式电磁炒炉,其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顶面上的导热罩、以及设置在炉体内用于给导热罩加热的加热器;还包括铺设在炉体顶面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热罩的顶端穿过通孔延伸至盖板上方,所述盖板与炉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于炉体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具有便于清洗炉体上油污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台式电磁炒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炒炉是一种利用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电磁炒炉一般由炉体、设置在炉体上的半球形板以及设置在炉体内的加热器组成,半球形板与炒锅形成相适配,可将炒锅直接放置在半球形板上,加热器一般使用电磁感应线圈,通电后,电磁感应线圈对半球形板加热,半球形板将热量传递给炒锅,使炒锅整体受热均匀。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炒菜过程中,会有部分油从炒锅内溅射出来,长时间使用后,在炉体的顶面会形成一层油污,而在刷除这些油污时,水若流入炉体内,则会造成内部加热器的短路,对电磁炒炉的后续使用造成影响,存在不便于清洗油污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清洗电磁炒炉表面上粘附的油污,本申请提供一种台式电磁炒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台式电磁炒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台式电磁炒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顶面上的导热罩、以及设置在炉体内用于给导热罩加热的加热器;
还包括铺设在炉体顶面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热罩的顶端穿过通孔延伸至盖板上方,所述盖板与炉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于炉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炒锅放在导热罩上,加热器对导热罩进行加热,使炒锅整体均匀受热;在炒菜过程中,会有带出部分油,并落在盖板的表面上,使炉体上不会粘附过多的油污;将盖板从炉体上拆下,即可对其表面进行清洗工作,相比于直接清洗炉体,避免了水和炉体内部电路的接触,提高了清洗油污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盖板的边沿处均延伸至炉体的外侧,且盖板的边沿处均固设有倾斜向下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对炉体的遮挡范围,可减小油污粘附到炉体侧壁上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设在炉体侧壁上的固定块、固设在盖板上的连接块、以及滑动连接在固定块上的插接杆;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杆延伸至插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杆与插接槽的配合,使连接块无法向上移动,而盖板又受到导热罩的限制,只能通过向上抬起的方式从炉体上取下,从而实现对盖板的固定功能;取下盖板时,只需要滑动插接杆,使插接杆从插接槽中脱出即可。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插接杆上固设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滑动连接在燕尾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块和燕尾槽的配合实现了插接杆的滑动,并且使插接杆只能沿着燕尾槽的方向滑动,保证插接杆能够准确的插入插接槽内。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上的插接杆数量为两个,两个插接杆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也为两个,所述固定块位于两个连接块之间,两个所述插接杆与两个连接块一一对应;所述固定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两个插接杆同步反向滑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插接杆和两个连接块可增加对盖板的连接强度,使盖板的两侧同时受到插接杆的固定力,而驱动组件可同时带动两个插接杆滑动,使两个插接杆同时脱离两个插接槽更加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江南盛达厨房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江南盛达厨房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2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综合利用的新式包盖
- 下一篇:一种乳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