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41041.6 | 申请日: | 2020-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4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万华 |
| 主分类号: | H01R43/033 | 分类号: | H01R43/033 |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田颖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生产 对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板体,两个所述第一板体相邻的一侧焊接有第四板体,两个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均焊接有第三板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将两根电缆线穿过第二通槽的内部且放置在第二壳体的内部,旋转旋钮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弧形板体将两根电缆线进行夹紧固定,电机带动第一杆体和第一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皮带轮和第三杆体转动,第三皮带轮带动带动管体在第二壳体的内部转动,将电缆线内部的铜导线进行缠绕连接,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缆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线电缆是指用于电力、通信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电线”和“电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称为电线,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导体截面积较大的称为大电线,较小的称为小电线,在电缆进行生产时,通常需要将电缆进行连接通电,从而对电缆进行检验。
中国公开授权发明:CN210778030U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其在使用时,通过上卡环、下卡环、合页、固定螺栓、支撑块、固定块、固定槽、缓冲弹簧、活动块、卡块、卡槽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电缆对接,大大提高了两个电缆对接时的稳固性,通过设置橡胶垫,提高了和电缆接触时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稳固性,通过设置连接块,方便后期操作活动块,通过设置把手,提高了固定块操作时的方便性,然而还存在以下问题:
电缆线生产完成后进行检验时,将两根电缆线进行对接,只通过电缆线内部的铜导线接触,由于铜导线接触面积较小,电缆通电后很容易造成电流不稳的现象,大大影响了电缆线检验的效果,为此,提出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板体,两个所述第一板体相邻的一侧焊接有第四板体,两个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均焊接有第三板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圈焊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侧壁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四通槽,所述第四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传动带贯穿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四通槽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带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焊接于一个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所述第三杆体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的外侧壁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三板体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三板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二传动带贯穿所述第三通槽的内部,所述第二传动带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通孔,两个所述螺纹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焊接有旋钮,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焊接有第二弧形板体,所述管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电缆线。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顶壁与内部底壁对称焊接有四个第二杆体,四个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一弧形板体。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华,未经李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10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能耗纱线上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仪表用多功能防护装置





